赵栻
徽宗第十七子。初授静江军节度使、检校太尉、广国公。政和三年(1113),授检校太保,旋改定武军节度使,加开府仪同三司,封南康郡王。靖康初,授瀛海、安化军节度使、检校太傅,追封和王。金兵围汴京,从渊圣(即钦宗)出郊北行。
徽宗第十七子。初授静江军节度使、检校太尉、广国公。政和三年(1113),授检校太保,旋改定武军节度使,加开府仪同三司,封南康郡王。靖康初,授瀛海、安化军节度使、检校太傅,追封和王。金兵围汴京,从渊圣(即钦宗)出郊北行。
【生卒】:699—779【介绍】:唐僧。京兆人,俗姓吴。早年出家于永安山明福院,通诸经论。后于洛阳遇荷泽神会,遂归依禅宗。后住唐州西隐山。刺史郑文简请入城讲法。
【生卒】:?—805【介绍】:唐河南人。德宗贞元中,为石州刺史,封南康郡王。十一年,李说节度太原,选第郡政之尤异者,迁韶为代州刺史。后官河阳三城行军司马。顺宗永贞元年,迁怀州刺史、兼御史中丞、河阳怀节
【生卒】:1189—1229【介绍】:金雁门人。累以战功授义胜军节度使。宣宗元光二年,守龙猪谷,败蒙古兵。以三百人守襄垣,八年,屡次击退蒙古兵。擢权元帅右都监。军内变,城破被擒又逃脱,复被执而死。
【生卒】:325-375字景略,北海剧县(今山东寿光南)人,侨居魏郡。博学,好兵书,识度深远,隐居华阴山。桓温北伐至关中,见猛甚是赏识,劝猛南归,猛固辞不就。后与苻坚相见,深得苻坚器重。苻坚即秦王位,
字益诫,涿州范阳(今河北涿县)人。重熙十九年(1050)进士。累迁枢密院都承旨。枢府簿书堆积,遵勖剖决如流,奏报详敏。大康初,为南府宰相。乙辛诬陷太子,奉诏审查其事,不敢直言。拜北府宰相。卒,谥康懿。
太祖女。洪武十七年(1384)嫁牛城,不久死。
【介绍】:宋渭州人。工画。
明后期辽东女真族后裔觉昌安(后追尊为清景祖)第三子。顺治十年(1653)追封谥为宣献郡王。
【生卒】:1735—1806【介绍】:清浙江仁和人,字暎渭,号朗斋。诸生。精六书金石之学,又通史学。王杰延之入京,佐校《四库全书》。游山东,阮元、孙星衍与之合作,成《山左金石志》。王昶著《金石萃编》,
贵州贵筑(今贵阳)人。嘉庆进士。历官知府、道员、盐运使、按察使,布政使、巡抚,任经四川、河南、云南各地。所至皆有政绩。刻《树桑百益书》劝民兴蚕业,赈灾河南,谨慎治狱。道光晚期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