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历史人物>裴行俭

裴行俭

【生卒】:619-682

绛州闻喜(今属山西)人。幼以门荫补弘文生,贞观中举明经,并从苏定方学兵法。仪凤四年奉诏册送波斯王返国,行程万里,途中擒十姓可汗阿史那匐延都支、降李遮匐,将吏于碎叶城勒石以纪其功。调露元年,为定襄道行军大总管,率四十八万大军平突厥之乱,以勋封闻喜县公。曾主选举十余年,知人善任。精通草书,不择笔墨。撰有《草字杂体》、《选谱》诸书。(,参见《新唐书》)


【生卒】:619—682

【介绍】:

唐绛州闻喜人,字守约。裴仁基子。以父荫补弘文生。通阴阳、历术,工草隶书。太宗贞观中,举明经第。为长安令。高宗将立武则天为后,行俭与长孙无忌、褚遂良秘议,语泄,左除西州都督府长史。麟德二年,累擢安西都护。后为吏部侍郎,典选有知人之明。仪凤二年,为安抚大食使,以送波斯王子回国为名,袭擒西突厥十姓可汗阿史那都支。拜礼部尚书,兼检校右卫大将军。调露元年,为定襄道行军大总管,讨突厥阿史德温傅。纵反间计,使阿史那伏念执温傅来降,许不死。侍中裴炎害其功,斩伏念、温傅于市,行俭遂称疾不出。卒谥献。有《选谱》、《草字杂体》及集。


【生卒】:619—682

【介绍】:

唐绛州闻喜人,字守约。裴仁基子。以父荫补弘文生。通阴阳、历术,工草隶书。太宗贞观中,举明经第。为长安令。高宗将立武则天为后,行俭与长孙无忌、褚遂良秘议,语泄,左除西州都督府长史。麟德二年,累擢安西都护。后为吏部侍郎,典选有知人之明。仪凤二年,为安抚大食使,以送波斯王子回国为名,袭擒西突厥十姓可汗阿史那都支。拜礼部尚书,兼检校右卫大将军。调露元年,为定襄道行军大总管,讨突厥阿史德温傅。纵反间计,使阿史那伏念执温傅来降,许不死。侍中裴炎害其功,斩伏念、温傅于市,行俭遂称疾不出。卒谥献。有《选谱》、《草字杂体》及集。


猜你喜欢

  • 宋林

    【介绍】:宋婺州金华人,字修叔。宋甡弟。师事吕祖谦,杨简、陆持之皆称其澹然修洁。

  • 崔国

    【介绍】:名一作同。北齐清河东武城人,字法峻。崔彧孙。好学,尤工相术。东魏末为司空参军。北齐文宣帝天保初任尚药典御。废帝乾明初出为高阳太守。后主武平时为散骑常侍、假仪同三司。武平六年从驾晋阳,遍相在朝

  • 薛湛儒

    怀俊子。东魏末,为司空水曹参军。

  • 董槐

    【生卒】:?——1262字庭植,濠州定远(今属安徽)人。嘉定进士。历镇江观察推官,提点湖北刑狱,知江、潭州等,在任职间,平常德兵乱,赈济渡江而来的流民,颇有政绩。淳祐六年(1246),权广西转运判官兼

  • 张永德

    【生卒】:928—1000【介绍】:宋并州阳曲人,字抱一。后周太祖婿。世宗时从征南唐、契丹,以战功官至殿前都点检,旋解禁卫兵权,加检校太尉、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恭帝时领忠武军节度使。曾资助赵匡胤聘纳孝明

  • 洪琰

    【生卒】:1154—1224【介绍】:宋严州淳安人,字叔毅。光宗绍熙元年进士。为南陵簿,迁盱眙司法。青平军起,琰斩其魁首,余即溃散。改清江,决狱如神,百姓感服。官终朝散郎。

  • 徐湛恩

    【生卒】:1672—1755【介绍】:清汉军正蓝旗人,字沛潢。康熙五十四年武进士,任侍卫。雍正间累擢河东河道副总督,修建山东鲁桥以南至黄林庄石堤。乾隆间官至直隶河道副总督。

  • 耶律朗

    【生卒】:?—951【介绍】:辽皇族,字欧新。多力,人呼为虎斯。天显初以材勇进用。世宗时为六院大王。及耶律察割作乱,阴持两端。穆宗即位后处死。

  • 边冈

    【介绍】:唐人。处士。有《景福崇玄历》。

  • 范敏

    阌乡(今河北灵宝西)人。洪武八年(1375)秀才,提升为户部郎中。十三年授为试用尚书。制定了明洪武朝田赋编户制度。次年以不称职罢官。【介绍】:明河南阌乡人。洪武八年举秀才。擢户部郎中。十三年试吏部尚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