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历史人物>王猛

王猛

南朝陈人,字世雄,祖籍琅邪临沂(今属山东)。好学,博览经史,兼习孙、吴兵法。初为鄱阳王府中兵参军,上疏陈安边拓境之策,受诏随吴明彻北伐,以军功封应阳县子。后主时,以讨广州刺史马靖功,进爵为公,迁镇南大将军,都督二十四诸军事。隋攻陈,督军赴援,建康陷,降隋,授开府仪同三司,封归仁县公。卒,谥成。


【介绍】:

犁弥


【介绍】:

南朝陈琅邪临沂人,字世雄,本名勇。博涉经史,兼习兵法。陈宣帝太建初,起家鄱阳王府中兵参军。上疏陈安边拓境策,迁晋陵太守,有政声,封应阳县子,授镇南大将军。后主祯明二年,隋师济江,猛沿江拒守。及后主降,乃归隋。为开府仪同三司,留岭表经略。卒谥成。


【生卒】:325—375

【介绍】:

十六国前秦北海剧人,字景略。少贫贱,博学,好兵书。隐居华山,东晋桓温入关,猛被褐诣温,扪虱而谈当世之事,旁若无人。后苻坚用之,云“如玄德之遇孔明”。累迁司徒、录尚书事。整顿吏治,勒禁豪强,注重农业,国用日富,前秦日益强盛。苻坚建元六年,统兵灭前燕,留镇邺。旋入为丞相。临终告坚不宜图晋,应逐渐除鲜卑及羌,坚不能用,后有淝水之败。


【生卒】:325-375

字景略,北海剧县(今山东寿光南)人,侨居魏郡。博学,好兵书,识度深远,隐居华阴山。桓温北伐至关中,见猛甚是赏识,劝猛南归,猛固辞不就。后与苻坚相见,深得苻坚器重。苻坚即秦王位,引为股肱之臣,委以重任。协助苻坚改革内政,严明吏治,打击豪强势力,使苻秦朝政清明,国力逐渐强大。晋废帝太和五年(370),率军灭前燕,镇守邺城。后入朝为丞相、都督中外诸军事。晋孝武帝宁康三年(375),临死劝苻坚渐除鲜卑、羌等族酋豪,以绝后患。卒,谥武侯。


【生卒】:325—375

【介绍】:

十六国前秦北海剧人,字景略。少贫贱,博学,好兵书。隐居华山,东晋桓温入关,猛被褐诣温,扪虱而谈当世之事,旁若无人。后苻坚用之,云“如玄德之遇孔明”。累迁司徒、录尚书事。整顿吏治,勒禁豪强,注重农业,国用日富,前秦日益强盛。苻坚建元六年,统兵灭前燕,留镇邺。旋入为丞相。临终告坚不宜图晋,应逐渐除鲜卑及羌,坚不能用,后有淝水之败。


【生卒】:325-375

字景略,北海剧县(今山东寿光南)人,侨居魏郡。博学,好兵书,识度深远,隐居华阴山。桓温北伐至关中,见猛甚是赏识,劝猛南归,猛固辞不就。后与苻坚相见,深得苻坚器重。苻坚即秦王位,引为股肱之臣,委以重任。协助苻坚改革内政,严明吏治,打击豪强势力,使苻秦朝政清明,国力逐渐强大。晋废帝太和五年(370),率军灭前燕,镇守邺城。后入朝为丞相、都督中外诸军事。晋孝武帝宁康三年(375),临死劝苻坚渐除鲜卑、羌等族酋豪,以绝后患。卒,谥武侯。


猜你喜欢

  • 刘义王

    汉光武帝女。封舞阳长公主,嫁陵乡侯太仆梁松。

  • 李係

    【生卒】:?-762本名儋,肃宗子。天宝中封王,至德三年改封越王。宝应元年助张皇后谋杀李辅国,事泄,被害。(,参见《新唐书》)

  • 皇太极妻博尔济吉特氏

    【生卒】:1599——1649科尔沁部贝勒莽古思之女。生三女。顺治时(1644——1661)尊为皇太后。顺治六年卒。后谥太宗孝端文皇后。

  • 周葆濂

    字还之。江苏江宁(今南京)人。咸丰中,太平军攻占江宁城,与张继庚等谋为官军内应,引兵攻城,事泄逃脱,选充宝应训导。有诗才,著有《且巢诗存》。

  • 鲁褒

    字元道,南阳(今属河南)人。好学博闻,以贫素自立。惠帝元康之后,朝纲大坏,伤时弊,隐姓埋名,著《钱神论》以非难时风。【介绍】:西晋南阳人,字元道。好学多闻,以贫素自立,一生不仕。惠帝元康后,纲纪大坏,

  • 王掞

    【生卒】:1645—1728【介绍】:清江苏太仓人,字藻儒,一字颛庵。康熙九年进士,授编修,官至文渊阁大学士。康熙六十年,请重立胤礽为太子忤旨,应谪戍。以年老由子代行。寻致仕。

  • 王化贞

    【生卒】:?—1632【介绍】:明山东诸城人,字肖乾。万历四十一年进士。由户部主事历右参议,分守广宁。抚蒙古插汉等部有成效。后金兵南下,辽沈相继陷落,廷议起用熊廷弼,进化贞右佥都御史巡抚广宁。化贞招集

  • 高保勗

    【生卒】:924—962【介绍】:五代末宋初荆南国君,字省躬。高从诲第十子。高保融嗣政,令判内外诸军事,历荆南节度副使,宁江军节度。保融卒,权知军府事。奏章以闻,宋太祖拜为节度使。有治才,而淫佚无度,

  • 梁文矩

    【生卒】:885—943【介绍】:五代时郓州人,字德仪。初仕后梁,历项城令、兖州观察判官。后仕后唐,累官太常卿。后晋高祖即位,授吏部尚书,改太子少师。以太子太保致仕。喜清静之教,聚道书数千卷。

  • 蒯通

    【介绍】:即蒯彻,史家避武帝讳改。西汉涿郡范阳人。陈胜起义,遣武臣取赵地,通说苍阳令降,又说武臣迎之。武臣用其策,不战而得燕赵三十余城。后又说韩信取齐地,并劝韩信背叛刘邦自立。曹参为齐相时,请通为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