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光
【介绍】:
北朝北魏僧。原新罗国(今朝鲜)熊州人。渡海进中土学禅于衡山思和。曾讲学于衡山。北魏太武时任太子晃师。太武帝废佛立道,玄光著《辨惑论》,攻击道教“矫诈谋荣,必行五逆,威强导蒙,必施六极。虫气霾满,致患非一”。讥道教诸经“制杂凡意,教迹邪险”,彰佛理为“贯空有之美”,“实学者之渊海,生民之日月”。后太武帝迫其缢于郊南。
【介绍】:
北朝北魏僧。原新罗国(今朝鲜)熊州人。渡海进中土学禅于衡山思和。曾讲学于衡山。北魏太武时任太子晃师。太武帝废佛立道,玄光著《辨惑论》,攻击道教“矫诈谋荣,必行五逆,威强导蒙,必施六极。虫气霾满,致患非一”。讥道教诸经“制杂凡意,教迹邪险”,彰佛理为“贯空有之美”,“实学者之渊海,生民之日月”。后太武帝迫其缢于郊南。
【介绍】:秦人。曾任御史大夫、将军。参加议帝号。二世时与去疾、李斯同谏罢建阿房宫,被下狱,自杀。
【生卒】:1512——1601字顺甫,号鹿门。归安(今浙江吴兴)人。嘉靖十七年(1538)进士。历广西兵备佥事、大名兵备副使。好谈兵。有破瑶功。被劾罢归。编选有唐、宋《八大家文钞》。【生卒】:1512
【介绍】:唐末五代时人。仕前蜀。初事王建为牙校。王建据有西川时,署劼为都虞候。时成都初定,军士剽掠,劼杀百人而后止。累官至眉州刺史。为人勇断强横,果于杀戮。在眉州欲夺一女僧,遭拒后,连其父共沉于蟆颐津
【生卒】:?—1644【介绍】:明陕西韩城人,字屏君,号紫岚。崇祯七年进士。授开封府推官,擢云南道监察御史,巡按真定等府,数请免欠赋、恤饥馑,又请正骄兵悍帅之罪。李自成克北京时被俘。自成兵败西行,他乘
【生卒】:1350——1402名湜,分宜(今属江西)人。洪武十八年(1385)进士,由编修升任修撰,伴读太子,累升为太常寺卿。惠帝即位,命兼任翰林学士,与齐泰同参国政。建议削藩。燕王以“靖难”名义举兵
【介绍】:北齐清河人。兄弟争田,各相援引证佐讼有年而不能断。太守苏琼莅任召普明兄弟以“天下难得者兄弟,易求者田地,得地而失兄弟心,如何”喻之。普明弟兄感悟罢讼。分异十年,遂还同住。
【生卒】:?—925【介绍】:五代后唐太祖李克用正室。代北人。封秦国夫人。为人明敏多智略,颇习兵机,常教其侍妾骑射,以佐克用。无子,与克用次妃曹氏甚相得。庄宗立,册封为皇太妃。
【介绍】:北魏时人,柔然主大檀之亲属。后赐名庄。闻毗子。孝文帝太和中为定户籍大使,官至七兵尚书。
【介绍】:西晋初人。三国末任东吴太常,随孙皓降。入晋,为庐江太守。识陶侃于微时,屡加荐举。卒后,侃已显名,乃任子张隐为参军以报之。
【生卒】:?—824【介绍】:唐人。德宗贞元十九年,为右补阙。历官司勋员外郎、司封、吏部郎中。宪宗元和九年,官吏部侍郎。十五年,为左散骑常侍,韩愈曾举其代任国子祭酒。穆宗初,谏幸骊山。官至工部侍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