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旷
【生卒】:548—620
【介绍】:
隋僧。岐州扶风人,俗姓樊。七岁出家,居山为沙弥十五年。受戒后,乞食人间二十余年。时过讲席,听论开解,遂造精诣。后住樊川。北周毁佛时,曾往帝廷陈理,不从,遂还俗。武帝时,曾为通道观学正。复入仕,为岐山从事。隋时复为僧,居兴善寺。炀帝大业末,为僧纲。
【生卒】:548—620
【介绍】:
隋僧。岐州扶风人,俗姓樊。七岁出家,居山为沙弥十五年。受戒后,乞食人间二十余年。时过讲席,听论开解,遂造精诣。后住樊川。北周毁佛时,曾往帝廷陈理,不从,遂还俗。武帝时,曾为通道观学正。复入仕,为岐山从事。隋时复为僧,居兴善寺。炀帝大业末,为僧纲。
【介绍】:五代时人。少饶技勇。从王建入西川,被录为假子。王衍嗣位,历官定远军使。前蜀王衍乾德末,充招讨马步使,帅二十一军屯洋州以备后唐师。后不知所终。
佐子。为司空司马。卒。(,参见《北史》)
字器之,俊弟。由庶吉士授检讨。与俊皆与刘瑾相牴牾。被调南京礼部主事。瑾诛,复官,升南京国子祭酒、吏部左右侍郎。偕廷臣数争“大礼”,又伏阙力争。及席书、张璁之议执行,他还坚持前说不变。被陈洗弹劾罢官,卒
【介绍】:明顺德府邢台人。天启间官礼科给事中。荐崔呈秀复官,劾罢不附魏忠贤之侍郎扶克俭等。与李鲁生、李蕃日走吏兵二部,交通请托。时人有语:“官要起,问三李。”后忽与呈秀交恶,削籍归。忠贤败,复官,终为
【介绍】:明江西奉新人,字文瑞,号梦虹。正德九年进士。授行人司副。以为诸臣草拟谏帝南巡疏稿,被廷杖,谪国子监学正。嘉靖初擢监察御史。子邓夷惠集其前后奏疏为《梦虹奏议》。
本户部茶纲役人,文宗时诈称穆宗萧皇后母弟,遂拜金吾将军,河阳怀及鄜坊节度使。败露后长流驩州,卒于途中。(,参见《新唐书》)【生卒】:?—836【介绍】:唐人。文宗时,为户部茶纲役人。文宗即位后,尊其母
【介绍】:唐人。穆宗长庆元年,自前容管经略留后,拜容管经略使。上表请讨黄洞。韩愈建言,谓公素非抚御之才,恐以此而岭南未有宁时,穆宗不纳。后黄洞果连陷数州,岭南大乱。二年,以桂仲武代公素,公素入为秘书少
【生卒】:?—前88西汉中山(治今河北定县)人。武帝李夫人之兄。武帝闻张骞言大宛出汗血马,派人持千金与金马往取,未得。前104年,任他为贰师将军,率军越过葱岭攻破大宛,取得善马三千余匹。他以功封海西侯
【生卒】:1733—1802【介绍】:清奉天承德人,字德元,一字葆年。乾隆二十六年进士,由知县累迁山东布政使。嘉庆间历任贵州、云南巡抚。性伉直,为官清廉。
南朝齐会稽永兴(今浙江萧山)人。五岁得病双目盲,性至孝,年二十父母死,哀哭眼皆血出,舐其血净,左目即明,时人以为尽孝所致。(,参见《南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