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大櫆
【生卒】:1698—1779
【介绍】:
清安徽桐城人,字才甫,一字耕南,号海峰。雍正七年副贡生。乾隆年间先后被荐应举博学鸿词科,报罢。晚官黟县教谕。工文章。方苞誉为“今之韩、欧”。友人姚范之侄姚鼐亦推重其文。世遂以方、刘、姚为桐城派之代表。论文强调“义理、书卷、经济”,要求作品阐发程朱理学,又主张在艺术形式上模仿古人的“神气”、“音节”、“字句”,进一步发展了崇古、拟古的理论。有《海峰文集》、《海峰诗集》。
【生卒】:1698—1779
【介绍】:
清安徽桐城人,字才甫,一字耕南,号海峰。雍正七年副贡生。乾隆年间先后被荐应举博学鸿词科,报罢。晚官黟县教谕。工文章。方苞誉为“今之韩、欧”。友人姚范之侄姚鼐亦推重其文。世遂以方、刘、姚为桐城派之代表。论文强调“义理、书卷、经济”,要求作品阐发程朱理学,又主张在艺术形式上模仿古人的“神气”、“音节”、“字句”,进一步发展了崇古、拟古的理论。有《海峰文集》、《海峰诗集》。
【生卒】:?—1393【介绍】:明庐州人。元末与兄赵仲中聚众结水寨,屯巢湖,归朱元璋。破陈友谅,伐张士诚,定中原,克太原,下关陕,援大同。功仅亚于大将军。以在应昌曾私纳奴婢,不得封公,封南雄侯。以左副
【介绍】:北魏时敕勒部人。兄地于坐盗食官马,依法当死。拔寅自诬己杀,兄又云实非弟杀,兄弟争死,辞不能定,孝文帝诏原之。
南朝梁人,字景平,祖籍北地灵州(郡治今陕西耀县)。初为始新令,在县有政绩,及离任,民无老小,皆出境送行。迁廷尉正、中书通事舍人。掌朝廷机要十余年,累迁至太仆、司农卿。太清二年,魏遣使和亲,岐劝阻不听,
字彦*福,祖籍福州(今属福建),徙居苏州。以荫至敕令检讨官,迁屯田、右司员外郎。建请大府宜择帅,边州宜择官,骄兵宜更戍,钱货、书籍杜绝出疆外,为徽宗称赞,赐进士第,擢起居舍人,进中书舍人,为翰林学士。
平坝卫(今贵州平坝)人。由乡举官宁前兵备参议。“贼”陷城,死。
【介绍】:宋明州奉化人,字彦古。受业楼防,文行不凡。理宗淳祐元年进士。少聘徐氏女,女鼻病腐,自誓不嫁,父母辞曰:“公盛年高科,不患无良配,不敢以辱公。”汉英曰:“女有疾,非汉英谁适?”既婚,相敬如宾。
字元孚,麻城(今属湖北)人。万历二年(1574)进士,历官户部主事、南京兵部主事、尚宝丞。十三年上疏指责朝贵,帝怒,贬官。又曾疏论早建皇储,以石筑河东秦、汉二坝,浚渠北达鸳鸯诸湖,大兴水利。因他推荐将
字始彦,庾冰子。初仕为秘书郎,历黄门侍郎、侍中,出为辅国将军、吴国内史。以姊为废帝妃,迁北中郎将,徐、兖二州刺史。桓温废司马奕,起兵拒桓温,兵败被杀。【生卒】:?—372【介绍】:东晋颍川鄢陵人,字始
【生卒】:555—617【介绍】:隋僧。汲郡人。不详姓氏。年少出家,以孝行清直知名乡里。好学,通诸经论,善文章,精音韵,兼工书。容仪魁伟修整,时人因目之为僧杰。炀帝大业时诏居慧日道场。尝召见,与论佛理
【生卒】:1637—1693【介绍】:明末清初人,本辽东宁远卫籍,入清后迁陕西巩昌,字勇之。康熙五年举人。工书法,善诗文。二十二年入都,供奉武英殿。有《种松堂诗文集》、《史赞》、《北巡纪行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