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历史人物>刘勰

刘勰

【生卒】:约466—538,一说约465—532

【介绍】:

南朝梁东莞莒人,世居京口,字彦和。早孤,笃志好学,不婚娶,依沙门僧祐,与共居处十余年,遂博通经论。梁武帝天监初,起家奉朝请,后为临川王萧宏记室,任东宫通事舍人,迁步兵校尉。为昭明太子萧统、沈约等所重。晚年出家,改名慧地,未几卒。曾整理定林寺经藏。著《文心雕》,全面总结前代文学现象,为我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名著。


南朝梁人,字彦和,祖籍东莞莒县(今属山东)。少家贫好学,依定林寺僧佑居处,十余年间,博通经论。初为奉朝请,历太末令,东宫通事舍人、步兵校尉。以文才为昭明太子及沈约所重,晚年出家,改名慧地,接着卒。所著有《文心雕龙》五十篇,论述古今文体。(,参见《南名》)


【生卒】:约466—538,一说约465—532

【介绍】:

南朝梁东莞莒人,世居京口,字彦和。早孤,笃志好学,不婚娶,依沙门僧祐,与共居处十余年,遂博通经论。梁武帝天监初,起家奉朝请,后为临川王萧宏记室,任东宫通事舍人,迁步兵校尉。为昭明太子萧统、沈约等所重。晚年出家,改名慧地,未几卒。曾整理定林寺经藏。著《文心雕》,全面总结前代文学现象,为我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名著。


南朝梁人,字彦和,祖籍东莞莒县(今属山东)。少家贫好学,依定林寺僧佑居处,十余年间,博通经论。初为奉朝请,历太末令,东宫通事舍人、步兵校尉。以文才为昭明太子及沈约所重,晚年出家,改名慧地,接着卒。所著有《文心雕龙》五十篇,论述古今文体。(,参见《南名》)


【生卒】:约466—538,一说约465—532

【介绍】:

南朝梁东莞莒人,世居京口,字彦和。早孤,笃志好学,不婚娶,依沙门僧祐,与共居处十余年,遂博通经论。梁武帝天监初,起家奉朝请,后为临川王萧宏记室,任东宫通事舍人,迁步兵校尉。为昭明太子萧统、沈约等所重。晚年出家,改名慧地,未几卒。曾整理定林寺经藏。著《文心雕》,全面总结前代文学现象,为我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名著。


猜你喜欢

  • 阎朝隐

    赵州栾城(今属河北)人。谄媚武后,官至麟台少监。又因依附张易之,坐徙岭南。先天时以事再贬通州别驾时卒。其文章长于构奇,甚为时人称赏。曾预修《三教珠英》。(190中/5026,参见《新唐书》)【介绍】:

  • 盖苗

    【生卒】:1289——1347字耘夫,大名元城(今属河北)人。延祐五年(1318)中进士第为济宁路单州判官。后为亳州知州,修学宫,完州廨。为山东廉访使时,上救荒弭盗十二事。官至陕西行御史台中丞。卒。追

  • 胡梦泰

    【生卒】:?—1646【介绍】:明江西铅山人,字友蠡。崇祯十年进士。授奉化知县。南明唐王时,授兵科给事中,奉使归里。清兵破城,自杀。

  • 蔡居厚

    字宽夫。第进士,累官吏部员外郎。大观初,拜右正言,疏论神宗创立法度,旷古未有。迁起居郎,进右谏议大夫。又论东南兵政有七弊。改户部侍郎,言者论其为宋乔年父子所用,出知秦州,坐事削职。蔡京再相,起知沧、陈

  • 赵子昼

    【生卒】:1089——1142字叔问。燕王德昭五世孙。少聪敏,工书翰。累官宪州通判。宣和初,充《九域图志》编修官。建炎四年(1130),迁吏部员外郎,旋改尚书左司员外郎,兼权货务,岁收茶、盐钱六百九万

  • 商泽

    字子季。一作季。春秋时人。孔子学生。【介绍】:春秋时鲁国人,字子秀,一作子季。孔子弟子。以涉览六籍著称。

  • 李俸

    闻喜(今属山西)人。刑部郎中。会鞫张差,语涉逆谋,胡士相等相顾不敢录,俸力争录之,乃得入狱词,遂为郑国泰党所恶。及迁凤翔知府,诸党人以言威胁,竟不敢赴任。后以京察罢,卒于家。天启初,赠光禄寺少卿。【介

  • 王琳

    【介绍】:东汉汝南人,字巨尉。幼丧父母,人皆避乱而琳兄弟独守冢庐。弟季出遇赤眉军,琳自缚请先死。赤眉怜而俱放之。后辟司徒府,荐士而退。

  • 辛次膺

    【生卒】:1092——1170字起季,莱州(今山东掖县)人。政和进士,调吏部郎、湖北转运判官,擢右正言,反对和议;劾秦桧妻兄及王唤等,遂罢,奉祠十六年。桧死,起知婺州,升权给事中。孝宗即位,擢御史中丞

  • 丁此吕

    字右武,新建(今属江西)人。万历五年(1577)进士。由漳州推官征授御史。历太仆丞、浙江右参政。曾建议撤鳌山,停织造、烧造,召用建言谴谪诸臣,去张居正余党,速诛徐爵、游七。后以考察被黜,复逮下狱,贬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