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貊

貊

北方和东北古族名。一作秽貉、秽貊、貊,单称(一作秽、、)或貊(一作貉、貊),也与其他族连称貉狄、胡貉、蛮貉、夷貉。有说与貊是两个不同的族称,因族类相近,语言相通,居地又毗连,在周初至春秋时融为一族。一说“貉(貊)”为北方民族的泛称。“”是东北“”的专称。或说“貉”是春秋时“九貉”中的一个部落,战国秦开拓地以后始成为东北夷的通称。似与商族有一定渊源关系。族称含义,有人认为“”古音读“Sei”或“Sae”,“”读“Bak”或“Baek”,在其后裔高句丽语中,前者意为“东方”,后者乃“光明”的意思,族称可能是春秋之际因受戎狄逼迫东迁,把东方看作是光明的出路而得名(一说由地称的“”,与族称的“”结合而来)。为传说中“九夷”的一支(有说来源于“北发”,或说即“山戎”)。所在历来众说不一,比较可信的大体为:周以前居今山东半岛上,在周灭殷商之际,被周人所迫,大部分向东北和北方迁徙;渡渤海迁居东北东部者,散居在今鸭绿江上游和松花江上游一带,有人说史书上的“发”人,即这时迁到今吉林省辉发河流域的貊人。北迁者,一支迁到靠近燕国(约在今北京市房山县南,山西代县以东至海)地区;一支移居今山西西北部的西河(今山西、陕西间黄河流段)之地,即《说文》称为“北方豸种”者。周平王东迁,居西河之地者又东徙至山西、河北两省交界处的清漳河流域。战国时,燕、赵等国崛起,居今长城以内者皆被迫往东北迁徙,特别在燕昭王时(前312—前279),燕国派秦开北破东胡,其族大部分迁居辽河以东。战国末及秦汉之际,散居东北各地的诸支貊人,先后有夫余、高句骊、沃沮等新称(西汉文献中有时也称其为貊或貊);唯移居今朝鲜半岛江原道一带者仍单称()或貊,或复称貊。汉魏至辽朝时史书中的貊活动记事,一般是指这一支。从事狩猎生产。西周时以“貔皮、赤豹、黄罴”向周王室贡献。战国中期,其地“五谷不生,惟黍生之”,农业尚处在极原始阶段,渔猎业仍为社会主要生产。无城郭、宫室、宗庙、祭祀之礼,也“无百官有司”。秦汉时,居今鸭绿江西岸及松嫩平原地区者,已以农耕为主,兼事狩猎,并先后建立了夫余国和高句骊国,进入阶级社会。居江原道一带的,其君南闾于汉元朔元年(前128)叛卫氏朝鲜,率众28万口诣辽东郡内属,武帝以其地为苍海郡,此后遂法禁渐多;官有侯、邑君、三老;知种麻,养桑蚕,作绵布,产著名的“檀弓”。俗重山川,各有部界,不能随便超越。人善步战,长矛3丈,数人共操之战。同姓不婚。流行有病死者弃旧宅造新居、常有10月祭天昼夜饮酒歌舞、祭虎为神等习俗。

猜你喜欢

  • 失钵屈阿栈

    唐时西域坚昆部俟利发。贞观二十二年(648)亲率使朝唐,献方物,太宗以其地置坚昆都督府,拜其为都督、左屯卫大将军,隶燕然都护府。

  • 奥理

    见“奥里”(2252页)。

  • 斡都蛮

    元朝将领。回回人。祖籍西域八瓦耳。阿剌瓦而思之子。致和元年(1328)八月,离泰定帝子幼主阿剌(速)吉八,自上都(今内蒙古正蓝旗东闪电河北岸),投文宗,为丞相燕帖木儿委为裨将,率精兵百人,围擒灭里帖木

  • 阿鲁敦

    契丹语音译,亦作阿庐朵里,意为“盛名”、“贵显”。常用以修饰官名,如耶律曷鲁,以功拜阿鲁敦于越。辽亦有以此命名者,如统和十四年(996)十二月,挞凛诱叛酋阿鲁敦等60人斩之。

  • 伊尔们河卫

    见“亦迷河卫”(873页)。

  • 台湾抚垦总局

    清光绪朝在台湾设置的负责抚垦事务机构。光绪十二年(1886),台湾巡抚刘铭传为加速台湾的开发与建设及进一步招抚居于内山的高山族,促进其经济文化的发展,以加强台湾海防而奏请设置。由巡抚兼任总局大臣,以在

  • 失力哥

    见“述律哥图”(1348页)。

  • 罕卡宫禁夺沙州果园令

    敦煌吐蕃藏文书。为伯字1085号卷子,根顿群佩所著《白史》录有此文。令文于龙年发自吐蕃罕卡宫,《白史》考证,罕卡宫似即吐蕃本部的敦塘丹迦宫(即藏文大藏经目录最初编目处)。令文称据沙州百姓呈禀,该地每年

  • 额色木图拉

    ?—1765清乾隆年间乌什起义首领。维吾尔族。乌什人。乌什起义首领赖和木图拉之父。初为乌什四品伯克。乾隆三十年(1765)二月,子赖和木图拉因不堪乌什办事大臣素诚、阿奇木阿布都拉凌虐,组织暴动。因恐事

  • 佧佤

    旧时傣族、拉祜族和汉族对佤族的一种通称。又分“大佧佤”(指西盟佤族)和“小佧佤”(指双江、耿马、沧源、孟连、澜沧等地佤族)。“佧”为傣语,含有奴隶之意,故有侮辱性质。解放后,根据大多数佤族人的意愿,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