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鼠尼施处半部

鼠尼施处半部

西突厥东厢(左厢)※五咄陆之一。居碎叶川(今楚河)东,约在今新疆焉耆西北裕勒都斯河流域。唐永徽二年(651),阿史那贺鲁西遁,据其地,设啜统辖,称鼠尼施处半啜。显庆元年(656),以2万骑拒战唐军,为唐前军总管苏定方所破。次年唐平定阿史那贺鲁后,于其地置鹰沙都督府辖之,归昆陵都护府管辖。龙朔二年(662),昆陵都护、兴昔亡可汗阿史那弥射遭濛池都护阿史那步真诬陷被唐��海道总管执杀后,该部起兵反唐,不久被平定。著名处月首领沙陀金山妻即出身此部,唐封为鼠尼施夫人。

猜你喜欢

  • 先久·肯

    民国时期反抗土司压迫的首领。云南贡山先久当独龙族头人。1932年,贡山第一区的怒族农民因到独龙河挖贝母,遭察瓦龙藏族土司管家横加欺凌,激起独龙族人民的义愤,吊打土司管家。土司遂加重税收,进行报复。他与

  • 十六国春秋

    书名。传记体晋代北方十六国史。北魏崔鸿撰。100卷,外《序例》1卷,《年表》1卷。作者出身世家,淹通书史,知识广博,历任魏中散大夫、黄门侍郎,加散骑常侍,齐州大中正,供职孝文帝、宣武帝、孝明帝三朝,备

  • 东陵

    ①清代皇陵。因在京城东故名。位于今河北遵化县西北70里丰召岭(又名凤召岭),康熙二年(1663)尊封昌瑞山,该陵墓群以昌瑞山为中心,陵区南北长约125公里,东西宽约20公里。内有帝陵五座:顺治帝孝陵,

  • 纳都

    契丹语,意“山”。一记为“胡都”。辽圣宗开泰九年(宋真宗天禧四年,1020),奉使契丹宋吏宋绶《上契丹风俗》记曰:“蕃语山为纳都”(《续资治通鉴长编》卷97)。一说,可以蒙古语nada(山、岭、崖壁)

  • 忽汗城

    渤海国王城。清文献亦作“辉罕城”。故址即今黑龙江省宁安县城西南渤海镇东京城。亦为唐置忽汗州都督府、渤海上京龙泉府治所。王城原在“旧国”(今吉林省敦化县敖东城),唐天宝(742—756)中,渤海王大钦茂

  • 赤祖德赞赞普愿文

    敦煌吐蕃藏文文献。见《敦煌吐蕃文献选》伯字1128号卷子。此为残卷,共33行。经比勘,其内容与《达磨赞普愿文》相同,在文字上仅极个别的字形及断句的音节符号有微小差别。在对勘中,发现此愿文之起首,正是达

  • 阿速古儿千户所

    元地方政区名。因置于阿速江(今乌苏里江)流域而得名。属水达达路。居民多为女真人。

  • 喇嘛达尔扎

    1726—1752卫拉特蒙古准噶尔部首领。一称喇嘛达拉扎、拉麻达尔加。号额尔德尼巴图尔珲台吉。姓绰罗斯。※噶尔丹策零长子。早年出家当喇嘛。乾隆六年(1741),受父命,偕色布腾引兵经斋桑湖北上,远征哈

  • 布沙

    部分壮族自称。亦作“沙人”。主要分布在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境内。有居“干栏”,击铜鼓,崇信鸡卜,妇女穿紧身上衣,下身著百褶长裙之俗。操壮语北部方言。有黑沙人(衣饰尚黑)、白沙人(衣饰尚白)之分。明清

  • 延陵国农民革命

    近代壮族农民革命战争。清咸丰元年(1851),太平府新宁州(治今广西扶绥)壮族秀才※吴凌云(?—1863)因同情农民,被官府以“通匪”罪入狱。次年,越狱回家,被当地农民拥为首领,举行武装起义。为新宁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