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鲜虞

鲜虞

先秦时期狄人的一支。西周幽王八年(前774)即见于记载。初分布于西周之北,即今陕北和晋西一带。春秋时成为白狄中最强大的一支,东邻赤狄,奉赤狄潞氏为盟主,建北狄政权。北狄分裂后,长狄赤狄先后被华夏诸侯所灭,白狄因受秦、晋之驱逐,向东迁徙,该部进至今河北正定县一带,成为白狄诸部的轴心和盟主,故鲜虞亦成为白狄的统称。在与晋国激烈的角逐中,白狄的肥、鼓先后亡于晋,唯鲜虞氏收纳白狄诸部余众,势力独盛。周敬王十三年(前507),败晋师于平中(晋地),俘晋大夫观虎。翌年,以“中山”之名见于史乘。一说此时建都于中人(今河北唐县境),联合仇由和部分肥、鼓遗民建中山国,后事详见※“中山国”。该部东迁前主要从事畜牧业,进入华北后,吸收中原文化,使用华夏文字,制造和使用铜、铁等生产工具和武器。又仿效华夏诸侯,设立相邦等职官和军政制度,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迅速,有了与中原诸国相近的农业和手工业,建城郭、立国都、修长城,国君先后称侯、称公和称王,屹立于诸侯之中,积极参与中原的政治、军事斗争。周赧王二十年(前295)被赵国灭亡后,鲜虞人逐渐融合于华夏之中,其后人有以“鲜于”为姓氏者。

猜你喜欢

  • 兀良合

    即“兀良哈”(108页)。

  • 小兄

    高句骊国官号。其名始见于《北史》,为高句骊十二等级“大官”中之第四级官名。位于※大兄”之下,※“意侯奢”之上,与诸官分掌内外事。此前史书不见其名,《新唐书》仅记有“诸兄”,为第八级。

  • 得胜口站

    元代驿站名。为大都(今北京)至上都(今内蒙古正蓝旗东闪电河北岸)西路(又称纳钵西路)驿道上的驿站之一。北距野狐岭站30余里,旁为荨麻林,今称洗马林。拉施特著《史集》称荨麻林居民为中亚撒麻耳干人,马可波

  • 巴哈布

    ?—1837清朝将领。蒙古正蓝旗人。乌忒米氏。嘉庆元年(1796),由健锐营前锋授蓝翎长。随参赞大臣德楞泰出师湖北,继入四川,镇压和追剿川楚陕白莲教起义,赏戴蓝翎。七年(1802),事平,回任。十一年

  • 库格珠特

    见“黑石炭”(2227页)。

  • 库达库尔伯克

    见“胡达胡里伯克”(1582页)。

  • 青海十八部

    又作“宗喀十八区”,指今青海宗喀地区之湟水流域。此称始见于唐末。时吐蕃政权崩溃,王族四散,末代赞普达磨之重孙辈赤德逃至多康,遂将“宗喀十八区”等多麦地方亦纳入其统治区域,故此系又称“多麦王系”。其子坚

  • 扎尔鼐

    ?—1728清代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僧人、西藏地方政府官员。本名扎尔鼐·罗追杰布。西藏拉萨人。藏族。曾任七世达赖喇嘛仓储巴,康熙五十九年(1720),拥护清军入藏平定侵扰西藏之厄鲁特蒙古准噶尔部军,

  • 坎城

    西域古城名。见《新唐书·地理志》。《新唐书·西域传》作建德力城,又曰拘弥城,即宁弥故城。《大唐西域记》作媲摩城。在于阗东300里,建于德力河东。拘弥见《后汉书·西域传》,为东汉西域城郭之国,居宁弥城。

  • 蒲察琦

    ?—1233金官员。本名阿邻,字仁卿。棣州阳信(今山东阳信县)人。女真族。蒲察氏。试补刑部掾。袭兄世袭谋克。正大六年(1229),为安平都尉粘葛合典下都统兼知事。金哀宗迁归德(今河南商丘南),汴京(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