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鲜卑

鲜卑

古族名。东胡族一支。与※乌桓均为东胡部落联盟中之大部。秦末汉初,为匈奴冒顿单于(前209—前174年在位)所败,联盟瓦解,余众分聚于两部。该部退保鲜卑山(今内蒙古哲里木盟科尔沁右翼中旗西,一说是时始因以为号),南邻乌桓。西汉武帝元狩(前122—前117)后,逐渐南移,游牧于乌桓原驻地饶乐水(又称“作乐水”,即今西拉木伦河)一带。初臣服匈奴,岁贡牛、马、羊、皮张,随从征战,扰汉边。东汉光武帝建武(公元25—56年)后期,首领偏何、于仇贲、满头等陆续附汉,受封王、侯,岁受赏赐,助击北匈奴,明、章两帝年间始终和好,保塞无事。章帝元和二年(公元85年),与南匈奴、丁零、西域联兵大败北匈奴,迫之远引而去。章和元年(公元87年),再破之,执杀优留单于。和帝永元(公元89—105年)中,乘北匈奴西迁,徙居匈奴故地,并其余众10万余落,势力渐盛。直至2世纪中叶,对汉时降时叛,与南匈奴、乌桓屡相攻战,成为北方地区主要矛盾。桓帝(146—167年在位)时,首领檀石槐统一诸部,建庭于高柳北弹汗山(今内蒙古兴和县东北、河北尚义县东南)潠仇水。东败夫余,西击乌孙,北逐丁零,南扰汉边,尽有匈奴地,称兵10万,胜过匈奴,建立强大的部落军事大联盟。分其地为三部:辽东以西至右北平20余邑为东部;右北平西至上谷十余邑为中部;上谷西至敦煌、乌孙20余邑为西部,各置大人统领。灵帝(168—189年在位)时,连年拢幽、并、凉3州缘边诸郡,屡败汉军。光和四年(181),檀石槐死后,诸部贵族首领屡相攻战,联盟瓦解。三国魏青龙元年(233),小种鲜卑轲比能并东部鲜卑及步度根所部,统一漠南地区,重建局部联盟。三年,轲比能死,联盟复解体。其语言和习俗与乌桓相同,语言属东胡语的分支。以游牧、狩猎为业,追逐水草,居无常处,以穹庐为舍,食肉酪,衣毛毳,盛产名裘。有牧猎所需之手工业,制弓矢鞍勒,以角端弓著称。其地产穄和东墙(结实如穄子),也捕鱼以补田畜射猎之不足。与中原通市,易“精金良铁”,由流入该地之汉人“教作兵器铠楯”,有时交市之人多达3千、畜7万。初不识文字,刻木为记,后始向汉人习学文字。社会组织分部和邑落,部之首领称大人,邑落各有小帅,初为推举产生,至檀石槐后,遂世相袭。两晋与十六国时期,鲜卑分衍出之各部相继兴起,建立雄据一方之政权:※慕容氏建※前燕(337—370)、※后燕(384—407)、※西燕(384—394)、※南燕(398—410); ※乞伏氏建※西秦(385—431);※秃发氏建※南凉(397—414)※拓跋氏先建※代国(338—376),后统一北方,建强大的※北魏王朝(386—534)及东西魏;※宇文氏又受西魏禅,建※北周(557—581)。源于慕容氏,后西迁今青海一带的※吐谷浑及辽西※段氏亦建政权,割据一方。这些政权瓦解后,逐渐与汉族等融合,不再作为民族实体存在。附鲜卑世系:

猜你喜欢

  • 巴雅尔

    ①满族姓氏。又作巴雅拉、巴雅喇、摆雅喇。世居虎尔哈部。地当今黑龙江省瑷珲县沿黑龙江左岸、宁安县、东宁县、吉林珲春西及松花江下游地区。清天聪至崇德年间(1627——1643),曾向后金贡貂皮、狐皮。后编

  • 恰克图东路卡伦道

    清代外蒙古卡伦道。共28卡伦。由恰克图城开始,65里至薄拉,95里至奇兰,100里至奇克泰,95里至库得里,350里至乌雅勒嘎,400里至明几,50里至库野,50里至阿乃乌,90里至哈苏鲁克,80里至

  • 佤语音译,意为“老人”。旧时云南西盟佤族地区对头人的泛称。又称“函永”(管理寨子的人)和“函痕”(能说会道善于办事的人)。通常是选举产生,由办事公道,能说会道的人充当。各个村寨头人视村寨的大小,多少不

  • 绥西垦区暴动

    指1937年10月内蒙古绥西垦区农工举行的暴动。1934年,部分抗日义勇军被国民党解除武装,安置在绥西乌梁素海畔扒子补隆成立的垦区内从事劳动。中国共产党在垦区建立工委,开展抗日救亡活动。1937年10

  • 树阿罗

    一译勺哇绕。土族语音译,意为“常家户族”。因当时地以常姓为正支而得名。汉语即“土户家”,参见“土族”(63页)。

  • 沙尔霍布墓群

    古墓葬。位于今新疆昭苏县城南34公里沙尔霍布村。海拔1180米。现有土墓15座,主要分布于谷地农田中,村内存4座。均为高1—3米、直径10—30米的大土墩。据1971年调查,原有墓约100座,后多于平

  • 北帝岩

    东兰农民运动讲习所遗址。亦名“列宁岩”。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壮族领袖※韦拔群到湖湘考察农民运动,入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回东兰后,创办农民运动讲习所,地点设在东兰县武篆乡拉甲山上的北帝岩。先后开办

  • 建和

    南凉康王秃发利鹿孤年号。400—402年,凡3年。

  • 参见“盘瑶”(2075页)。

  • 佛和卓

    见“伊克和卓”(80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