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布衙门
驻藏大臣衙门别称。位于拉萨大昭寺以西,为驻藏大臣衙门和兵营地。因衙门前有石狮一对,藏人俗称其为“夺僧格”。咸丰七年(1857),藏中不靖,将离城较远之北郊扎什城驻藏大臣衙门及兵营移至拉萨城,官兵在扎正街租用民房,驻藏大臣移居商上官房。咸丰帝诏责驻藏大臣衙门及兵营不应移居城内,遂于大昭寺以西鲁布之地新建衙门及兵营迁驻之。自是直至辛亥革命最后一任驻藏大臣联豫离开拉萨。衙署地址未再变动。参见“驻藏大臣衙门”(1554页)。
驻藏大臣衙门别称。位于拉萨大昭寺以西,为驻藏大臣衙门和兵营地。因衙门前有石狮一对,藏人俗称其为“夺僧格”。咸丰七年(1857),藏中不靖,将离城较远之北郊扎什城驻藏大臣衙门及兵营移至拉萨城,官兵在扎正街租用民房,驻藏大臣移居商上官房。咸丰帝诏责驻藏大臣衙门及兵营不应移居城内,遂于大昭寺以西鲁布之地新建衙门及兵营迁驻之。自是直至辛亥革命最后一任驻藏大臣联豫离开拉萨。衙署地址未再变动。参见“驻藏大臣衙门”(1554页)。
即“水达达”(424页)。
彝语音译。又作诺波。“诺”意为“黑彝”, “伯(波)”意为“好”,全意为“好黑彝”或“好骨头黑彝”。解放前四川大小凉山奴隶主以血统划分的奴隶社会阶层之一。是奴隶主阶级血统论的产物。黑彝奴隶主自诩骨头和
藏语音译,意为“知宾”、“知客”,即礼宾官,亦称噶卓。以僧俗四品官任之,因其随噶伦办事,接近机密,乾隆十六年(1751)规定,应于※东科尔内选精干者充任。复规定,除噶厦额设者外,禁止私设。领主宅邸中办
辽末臣将。字蒲速宛。契丹族。皇族六院郎君葛剌之后。史载其性坦率,好辨善恶,人有不善,必尽言,不隐违,时号“强棠古”。道宗朝入仕,大康(1075—1084)中,补本班郎君。在朝屡数宰相得失,由是久不得升
藏语“萨洛波玛”或“萨伯波玛”的意译。因开荒地多是在原有耕地边沿扩垦,又称开边地。原西藏地方政府曾规定,开生荒三年以内不征税。逾期,如属官府领地,每年得交粮产量的十分之一作地租,藏语称为“萨达久苏尔”
见“蒙古八珍”(2330页)。
见“萧绰”(1990页)。
汉籍对藏传佛教(喇嘛教)萨迦派的俗称。因寺院外墙饰以红、白、黑三色花条,故称。藏传佛教文献多不用此称。详见“萨迦派”(2007页)。
见“耶律古乃”(1308页)。
内蒙古察哈尔草原抗日武装组织。由镶蓝旗十苏木章京苏力亚组织领导,全队有20余名牧民,均穿蒙古袍,故以“袍子队”见称。各为自卫队,实际在暗中协助八路军大青山游击队打日寇、除蒙奸。1939年,八路军组建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