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祥仲巴杰
吐蕃大臣。赞普赤德祖赞(704—755年在位)时人。系吐蕃舅臣(即尚论)。赤德祖赞死后,子赤松德赞嗣位,年幼,他掌握吐蕃实权,反对佛教,推崇本教,毁卡查及珍桑神殿,将大昭寺当作屠宰场,亵渎佛教,流放僧人,驱逐汉僧,送走释迦牟尼佛像,禁止举行冥寿之祭,并立“小法”予以申明。后赤松德赞在大臣桂甘等支持下,将其诱入那囊昌浦地方之赞普墓室,以盘石堵住墓门,将其活埋身死。又据《拔协》载,为系舌与上颚破裂身亡。
吐蕃大臣。赞普赤德祖赞(704—755年在位)时人。系吐蕃舅臣(即尚论)。赤德祖赞死后,子赤松德赞嗣位,年幼,他掌握吐蕃实权,反对佛教,推崇本教,毁卡查及珍桑神殿,将大昭寺当作屠宰场,亵渎佛教,流放僧人,驱逐汉僧,送走释迦牟尼佛像,禁止举行冥寿之祭,并立“小法”予以申明。后赤松德赞在大臣桂甘等支持下,将其诱入那囊昌浦地方之赞普墓室,以盘石堵住墓门,将其活埋身死。又据《拔协》载,为系舌与上颚破裂身亡。
部落名。又译特凌古特、捷连乌特。俄国人又称之为“白喀尔木克”、“山区喀尔木克”。成吉思汗时期依附蒙古。后海都叛元,为所辖。明代隶瓦刺。清代前期从属准噶尔部。主要驻牧于叶尼塞河上游至鄂毕河上游的阿尔泰山
清朝将领。武术家。安徽安庆人,回族。身魁伟,膂力过人,精通武艺,弓马娴熟。雍正五年(1727),武举会试,中探花。由其倡导,安庆回民习武之风更盛。历任参将、总兵。乾隆十八年(1753)移镇台湾,救抚灾
清代藏族土司。在四川省甘孜县境内。全称“霍尔甘孜麻书安抚司”。雍正七年(1729)受封,领地一在甘孜麻书乡和大塘坝,一在道孚县麻孜乡。据乾隆《雅州府志》载:辖600余户,年贡银数十两。光绪二十五年(1
?—1819清代西藏第穆呼图克图七世。西藏工布地区黄教丹吉林寺住持,故又称丹吉林呼图克图。为出任西藏掌办商上事务四大呼图克图之一。出生察木多嘉木凌附萨冈地方。嘉庆十三年(1808),为九世达赖隆多嘉措
解放前新疆柯尔克孜族婚俗。柯尔克孜语音译,意为“母胎订婚”。类似内地的指腹婚。据说此种形式渊源于玛纳斯。一般发生于关系较好的家族或亲戚之间,希望亲上加亲。婚配概由父母及氏族首领包办。解放后渐被淘汰。
大成国农民革命领袖之一黄鼎凤(贵县壮族)的称号。参见“黄鼎凤”(2020页)、“大成国农民革命”(101页)。
见“庞特勤”(1498页)。
见“合不勒罕”(835页)。
即“达戈纹”(725页)。
藏语音译。亦作赤本。意为万户。元代宣政院所辖乌思藏地方官职名。元世祖郡县吐蕃之地,于至元元年(1264)置总制院(亦称释教总制院,后改称宣政院),命乌思藏高僧八思巴为国师(后升号帝师、大宝法王)领院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