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马九皋

马九皋

约1270—1350

元曲家、诗人、书法家。回回人。原名薛超吾,或作薛超吾儿、薛遮吾尔。字昂夫。出生于官宦之家。先世由西域东迁,落籍怀孟(今河南沁阳县),后宦迁龙兴路(今江西南昌市)。幼喜文学,曾师事著名文人刘辰翁。后入大都(今北京),为国子监生。大德九年(1305),为江西行省令史,迁秘书监郎官。累官至典瑞院佥院,历任永州路(治今湖南省零陵县)、太平路(治今安徽省当涂县)、衢州路(治今浙江省衢县)、建德路(治今浙江省建德县)等总管府总管。在任俯察民情、革吏弊、均赋役、平冤狱、惩贪官,重视文化教育,颇多政绩,时人誉为当时之“范仲淹”。晚年隐居杭州。31岁时,即有诗名。与杨载、虞集、萨都剌等皆有唱和之作,有《薛昂夫诗集》和《九皋诗集》问世。尤散曲负盛名,与著名散曲家马致远,被时人誉为“二马”。又与关汉卿等,被列为元代八大戏曲家之一。作品多表现对功名利禄之厌恶,对官吏压迫之愤恨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风格清逸旷达。曲作曾自编为《扣舷余韵》(已佚)。现仅存小令65首、套曲3首。代表作有《塞鸿秋·过太白祠谢公祠》、《庆东原·西皋亭适兴》、《殿前欢·失题》、《折桂枝·雪》及套曲《[正宫]高隐》等。亦善书,以篆书著名。

猜你喜欢

  • 河姆渡文化遗址

    新石器时期越族先人居址之一。分布于今浙江杭州湾宁绍平原东部地区。1973年在余姚河姆渡首次发掘。共分4个文化层,最早距今7000年。遗址出土有骨、石、木质的各种生产工具数千件。在第四文化层中发现有米粒

  • 四房五族

    旧时撒拉族社会组织。流行于青海循化(今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其来源,一说“四房”统指※上六工的韩姓撒拉人,因始祖※尕勒莽之孙神宝世袭“达鲁花赤”(镇守官)后,于明初取汉姓为韩宝,撒拉族人视韩姓为嫡系,“

  • 索瑞喇嘛

    蒙古地区佛教寺庙中的僧职名。主要职责是专任焚弃使用过的纸人或面偶之类的东西,以及办理杂务,地位比较低的喇嘛。

  • 西摩洛

    族名。汉族对哈尼族中自称为哦怒的称谓。散居于云南景东、墨江、元江、镇沅、普洱、江城、新平等县。参见“哈尼族”(1633页)。

  • 委兀慎

    明代东蒙古右翼部名。又译“畏吾儿沁”、“委兀儿趁”、“威兀慎”、“威武慎”等。原为西蒙古※乜克力部的分支,即畏兀儿近族。成化(1465—1487)初,其首领癿加思兰、亦思马因、亦不剌等率该部入居河套地

  • 锡伯八屯

    清代新疆锡伯族聚居单位。乾隆二十九年(1764),清政府为加强伊犁边防,自盛京(今沈阳)移锡伯族千余名官兵及其眷属,至新疆伊犁河南岸驻屯,计口授田,使自耕自食。以所部分八旗,每旗设一屯,故称“八屯”。

  • 小百夷

    参见“百夷”(747页)。

  • 氐道

    古政区名,相当于县。氐族聚居区。西汉置,属陇西部(治今甘肃临洮,三国时移治今陇西县东南)。为※十三氐道之一。治所在今甘肃礼县西北。西晋废。

  • 文东河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亦作。正统(1436—1449)后设。《满洲源流考》将此卫与永乐五年(1407)正月所设兀的河卫均改作乌登河卫。

  • 觉罗桂芳

    ?—1814清朝大臣。字香东。满洲镶蓝旗人。嘉庆四年(1799)进士,选庶吉士,授检讨。累迁至内阁学士。十一年(1806),入直上书房,历礼部、吏部、户部侍郎、总管内务府大臣、翰林院掌院学士。迭典顺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