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额鲁特下五旗

额鲁特下五旗

清代新疆伊犁额鲁特营右翼携眷驻防兵。乾隆三十二年(1767)置。初仅6佐领。继扩编为8佐领。因人数激增,四十年(1770),编为10领,寻复上升为14佐领。以闲散丁多,于乾隆三十八年(1773)、四十四年(1779)、五十四年(1789)分3次拨420户附入察哈尔营。其众来源有三:一为乾隆二十年(1755)前后附清,并参与清军统一西北地区之准噶尔兵丁;一为乾隆二十四年(1759)后脱出哈萨克、布鲁特之准噶尔部众;一为乾隆三十六年(1771)随土尔扈特汗渥巴锡东返之沙毕纳尔。所部设一昂吉,总管1员,副总管2员。每佐领兵66名,合闲散140至150名。驻牧霍诺海(今昭苏县)、崆格斯(今巩留县)、哈什河(今尼勒克县)等地。

猜你喜欢

  • 呼征单于

    ?—179东汉时南匈奴单于。挛鞮氏(又作虚连题氏)。名呼征。※屠特若尸逐就单于子。灵帝光和元年(178),父死,嗣立。翌年五月,因与汉使匈奴中郎将张修失和,被其擅杀。另立右贤王羌渠为单于。七月,张修坐

  • 亦剌八里

    见“亦力把里”(872页)。

  • 回回屯田

    元代对回回人屯田的称谓。元时迁于中国的回回人日增,被安置于甘肃、陕西、宁夏、青海、新疆、云南、安徽、河南等地从事屯垦牧养。有军屯和民屯两种。至元十八年(1281),诏命“括回回炮手散居他郡者,悉令赴南

  • 兀鲁河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正统(1436—1449)后设。《满洲源流考》改作呼鲁河卫,并说清代有呼鲁河,在吉林城(今吉林省吉林市)西南500余里,流入赫尔苏河。

  • 原字

    见“契丹原字”和“契丹文字”(1565页)。

  • 阿济斯和卓

    清代新疆吐鲁番封建主。又译阿喇斯、厄集斯、阿斯呼济。维吾尔族。初隶准噶尔部。康熙五十九年(1720),清散秩大臣阿喇纳招抚吐鲁番时,遁喀喇沙尔(今焉耆)。雍正三年(1725),清军退居哈密后,被策妄阿

  • 台员

    见“大员”(76页)。

  • 倒喇

    辽、金、元、明、清时代在中国北方各族中流行的一种歌舞杂戏。亦作��喇。蒙古语称其艺人为倒喇黑赤或倒喇赤,汉译作倒喇金、倒儠匠。沈榜《宛署杂记》云:“弹唱人曰倒儠匠”。一说源

  • 藏语音译,吐蕃奴隶制社会中奴隶阶级的统称。此称出现较早,据史载,大约在止贡赞普时已有此种称为“阐”的奴隶出现。至囊日松赞(吐蕃王朝创建者松赞干布之父)时,此种奴隶已成为普遍现象,且从单个奴隶的“阐”,

  • 蜈蚣坝伏击战

    八路军大青山支队对日军的一次战斗。1938年9月,大青山支队在取得陶林、乌兰花两次战斗的胜利后,为打破日伪军增兵绥中的企图,继续扩大战果,决定在蜈蚣坝打一场伏击战。蜈蚣坝位于归绥(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