须弥福寿庙碑记
碑铭。清高宗弘历撰文,用汉、满、蒙、藏四体文字刻写。乾隆四十五年(1780)立。碑存承德市须弥福寿庙。乾隆四十三年(1778),班禅六世罗桑贝丹意希奏请进京祝乾隆70寿辰。清朝为藉班禅之宗教影响,笼络蒙藏僧俗上层人物,仿日喀则扎什伦布寺样式,于热河建庙,四十五年落成,命名为须弥福寿庙。碑文记建庙原委,系遵世祖为五世达赖进京建北黄寺前例,“上以扬历代致治保邦之谟烈,下以管列藩倾心向化之悃忱”。同年,班禅六世达承德祝寿,乾隆帝撰文立碑,以纪其事。
碑铭。清高宗弘历撰文,用汉、满、蒙、藏四体文字刻写。乾隆四十五年(1780)立。碑存承德市须弥福寿庙。乾隆四十三年(1778),班禅六世罗桑贝丹意希奏请进京祝乾隆70寿辰。清朝为藉班禅之宗教影响,笼络蒙藏僧俗上层人物,仿日喀则扎什伦布寺样式,于热河建庙,四十五年落成,命名为须弥福寿庙。碑文记建庙原委,系遵世祖为五世达赖进京建北黄寺前例,“上以扬历代致治保邦之谟烈,下以管列藩倾心向化之悃忱”。同年,班禅六世达承德祝寿,乾隆帝撰文立碑,以纪其事。
见“贺拔仁”(1777页)。
撒拉语音译。青海循化等地撒拉族古老婚俗。娶亲当天,男家先以茶食招待女家送亲者,晚间分别请至男方※“阿格乃”(以父系血缘为纽带的近亲组织)、※“孔木散”(以父系血缘为纽带的远亲组织)家住宿。次日,男方及
?—1596明代蒙古右翼永谢布万户领主。又称恩克跌儿歹成台吉、瓦剌它卜囊,简称永邵卜。孛儿只斤氏。※巴尔斯博罗特济农孙,※博迪达喇长子。父卒,继领永谢布万户,驻牧于大青山北面。隆庆五年(1571),明
简称“其美”。藏语音译,意为“不生不死”。解放前西藏牧区一种牧租形式。封建牧主把一定数量牲畜交给牧民放牧,此后不管领放的牲畜生与死,每年得按原领牲畜头数收租,世代不变,故称。牧主经常将老弱病畜强迫放给
1859—1928桂系军阀。原名亚宋,字干卿。广西武缘县宁武乡人。壮族(一说汉族)。出身贫寒,早年投身会党,后被举为首领,聚游勇活动于龙州一带。中法战争爆发后,率众投奔唐景崧参加抗击法国侵略军。中法停
唐置政区名。治所在积利城(即今辽宁复县龙潭山古城,亦称得寺山城,明称得利嬴城。或说为该省新金县东郭屯北之吴姑城山城)。贞观二十一年(647),唐将牛进达征高丽,曾进攻积利城,斩数千级还。总章元年(66
藏语音译。藏传佛教(喇嘛教)各大寺院最高管理机构名。总管全寺的宗教、行政、财务等事务。由寺内各※扎仓的※堪布及堪苏(卸职堪布)组成。清制,报驻藏大臣会同达赖喇嘛批准充任坐床(即首席)堪布。凡寺内重大问
明代藏区部落名。属岷州卫,在今甘肃岷县境。宣德三年(1428),其族僧人容中等入朝贡马,赐以钞、彩币表里等。后,其首领及宗教上层常遣人来朝,或亲自赴京,贡马及方物,与明中央保持密切政治、经济往来。自成
见“恰克拉”(1725页)。
地名。汉䝠道县地,属天水郡。东汉末于此置南安郡。隋以武阳县改置,治所在今甘肃陇西县东南。唐没入吐蕃。宋元祐五年(1090)升古渭砦(寨)置,治所即今陇西县。金为临洮路巩州治。元为陕西行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