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青海蒙古半日学堂

青海蒙古半日学堂

学校名。清宣统二年(1910)创办。校址设于西宁马坊街三圣庙。仅接受蒙古王公子弟入学,不收牧民及其它各族学生。招生名额按旗摊派。经费由西宁办事大臣从丹噶尔厅盐税中拨给。草创之初,有教习1人,学生10余人。用汉语教学,主要学习《三字经》。因蒙古王公担心子弟被留当人质,多雇人顶替。被雇学生家庭每月可从王公处获银20至30两。1912年因故停办。翌年复学,改称“蒙番小学校”,兼收藏族学生。1920年添设师范讲习科。1927年改为“青海筹边学校”。

猜你喜欢

  • 阿土古

    女真语音译,《金史·国语解》谓意为“善采捕者”。金代女真人有以此命名者,如完颜宗宁、夹谷守中皆本名阿土古。

  • 成都清真学堂

    清末回民学校。光绪二十九年(1903),由四川成都回族志士马昌华、马馨吾、伍海澄、马义亭等创办。后改为清真小学校。校址在城内永靖街(俗称皇城坝)左侧东鹅寺巷。校舍由马馨吾之曾祖父捐赠。招收回族贫家子弟

  • 明史

    纪传体断代史书。清明史馆纂修,题张廷玉(1672—1755)撰。332卷,包括本纪24卷,志75卷,表13卷,列传222卷。是书凡四修,初修于顺治二年(1645)设立明史馆时。康熙十八年(1679),

  • 移剌元臣

    ?—1293元初将领。别名哈剌哈孙。契丹族。征东大元帅※移剌买奴子。年16,入宿卫,以应对有度,为怯薛必阇赤(书史),袭千户。后从伐宋,攻淮西,戍清口(今江苏清江西南),取瓜州(今江苏扬州南),下通(

  • 斯古拉

    土族语音译,意为“转山”。旧时青海土族民间祈求丰收的群众性活动。每年夏历五月下旬至六月底择吉日举行。届时由庙管、青苗头率领一个或几个村的男子和未婚姑娘抬着神像,背上经卷为前导,组成108人的队伍,排成

  • 天盛改旧新定律令

    西夏国家法典名。夏仁宗天盛时期(1149—1169)北王兼中书令嵬名氏主持修纂,参予修纂者共23人。全文20卷,分列门、条,共1460条。内容参照唐、宋律书,又反映西夏民族特点。1909年发现于中国黑

  • 媒山

    土家族的猎神。女性,又名梅山、梅嫦。传说有一猛虎危害乡里,此女英勇过人,与虎搏斗,与虎同亡,为民除害。被后人奉为猎神。每逢土家族猎人出猎前必祭祀。因其与虎搏斗牺牲时,衣服被虎抓破,故神位均设在偏僻角落

  • 来流河

    河名。亦名“涞流河”、“涞流水”。即今拉林河,松花江支流之一。辽天庆四年(1114),阿骨打起兵反辽,进军辽宁江州(治今吉林扶余县东石头城子),会诸路兵于此水旁,得2500人。在此申告天地,数辽之罪。

  • 道隆

    宋代云南大理(后理)国国王段祥兴年号。1239—1251,凡13年。

  • 癸伙

    即“格节”(180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