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青海蒙古半日学堂

青海蒙古半日学堂

学校名。清宣统二年(1910)创办。校址设于西宁马坊街三圣庙。仅接受蒙古王公子弟入学,不收牧民及其它各族学生。招生名额按旗摊派。经费由西宁办事大臣从丹噶尔厅盐税中拨给。草创之初,有教习1人,学生10余人。用汉语教学,主要学习《三字经》。因蒙古王公担心子弟被留当人质,多雇人顶替。被雇学生家庭每月可从王公处获银20至30两。1912年因故停办。翌年复学,改称“蒙番小学校”,兼收藏族学生。1920年添设师范讲习科。1927年改为“青海筹边学校”。

猜你喜欢

  • 乌里雅苏台定边左副将军

    见“定边左副将军”(1529页)。

  • 恰特它里土墩墓

    古墓葬。位于今新疆霍城县城东北27公里沙尔布拉克乡恰特它里村北。海拔987米,北依科古尔琴山,南临沙尔布拉克河。有墓15座。墓地南北长约1公里,东西宽200米,偏东一排11座,其中靠北端有4座,封堆高

  • 术哲达鲁虢部

    ※契丹部族名。一作术者达鲁虢部。辽圣宗时(982—1031)以所俘达鲁虢部民户所置,为圣宗三十四部之一。其部民原为契丹皇族诸宫卫奴隶,后户口蕃息,圣宗释免奴隶,置部,从而取得平民地位。设节度使统领,隶

  • 乙旃音埿

    十六国时期西秦大臣。又作“童埿”。鲜卑乙旃氏。详见“乙旃”(3页)。

  • 怀荒镇

    见“六镇”(382页)。

  • 阿里白

    女真语音译,《金史·国语解》谓“以物与人已然”,即“已把东西给人”之意。金代女真族人有以此名命名者。如海陵王之侄完颜阿里白。

  • 桑哥剌吉

    见“祥哥剌吉”(1957页)。

  • 辉迈拉呼

    即“辉迈喇虎”(2201页)。

  • 野先不花

    见“也先不花”(141页)。

  • 大都至上都驿站

    元代两都间驿路之一。一般人从大都(今北京)赴上都(今内蒙古正蓝旗东闪电河北岸),多经由这条驿路,实际上是两都间最重要的交通干线。全程约800公里。中统元年(1260),为了在两都间“速取径道”,立望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