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南事变
见“甘南事变”(483页)。
见“甘南事变”(483页)。
云南铜石并用文化遗址之一。地点在今剑川县海门口。1957年兴修水利挖掘河道时发现。为湖滨村落遗址,有成排的木桩柱224根,其房屋为南方式高脚房。出土大量石器、陶器、骨器和少量铜器。石器多数为通体磨光的
古族名。又作离戎。①西戎之一支。因居陕西临潼新丰骊山下,故名。有故骊戎国,秦曰骊邑。国君姬姓,曾与秦人先世通婚。春秋时,晋献公伐之,得骊姬,后为晋所并。 ②指“丽土之狄”(984页)。
元代土司名。至顺二年(1331),与八百等处宣慰司同时建置,其地当在八百媳妇国境内。“者线”可能是“景线”,原为八百媳妇国政治中心所在地,八百媳妇国(兰那国)迁都景迈(清迈)后,景线即建为府。为傣(泰
参见“冲巴噶什部”(882页)。
元代小面额纸币。指五文以下中统钞。世祖中统元年(1260),始印行中统元宝交钞,面值由十文至二贯文共10等,无厘钞。元人称钞一贯为一两,百文为一钱,十文为一分,一文为一厘,故五文以下钞为厘钞。至元十二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亦作达喜穆鲁卫。永乐四年(1406)二月,女真首领打叶等70人来朝,明廷以其居地置卫。辖有今辽宁开原县东小清河(叶赫河)至达奇木鲁山地区。打叶孙奇里哈尼任指挥佥事时,因入
西夏监军司名。全称黑水镇燕监军司。夏景宗李元昊建国时建,为西夏初期12监军司之一。驻地黑水城(今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黑水城遗址),备契丹、鞑靼和回鹘。一说驻地在兀喇海城(今甘肃山丹县境)或肃州(今甘肃
东魏胡人起义首领。汾州(治今山西汾阳县)胡人。孝静帝天平三年(536)九月,与曹贰龙聚众起兵反魏,署立百官,改元平都。不久,为东魏丞相高欢所破,事败。
清官署名。初设督捕前、后二司及督捕厅,隶兵部,康熙三十八年(1699),改隶刑部。雍正十二年(1734),废督捕前司和督捕厅,改督捕后司为督捕清吏司,简称“督捕司”。掌理八旗及各省驻防逃人事务。各旗凡
1248—1294元代乌思藏高僧,世祖帝师。又作亦摄思怜。出身于萨迦寺之东院。初被萨迦派僧众推选至内地,从萨迦第五祖※八思巴学法,随侍左右,得谒元世祖,深受赏识,故其戚族中有多人入奉宫廷,为皇室上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