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阿鲁台

阿鲁台

?—1434

明代东蒙古(鞑靼部)太师。亦作阿噜克台,原名乌格德勒库。孛儿只斤氏。※成吉思汗弟※哈撒儿后裔,阿苏特部领主。初为鬼力赤可汗的枢密知院,与瓦剌反复仇杀争霸,互有胜负。永乐六年(1408),杀鬼力赤,立元裔本雅失里为可汗,自为太师,擅实权,东蒙古势力复振,西攻瓦剌。次年,与明廷失和,杀明成祖的使者郭骥,旋倾覆丘福所率15万明军。八年(1410),遭明成祖50万大军征讨,因与本雅失里意见相左,率部东走避战。途中,与战败本雅失里后回师的明军遭遇,原拟请降以缓兵,被部下阻止,结果大败,胞兄妹被俘。冬,遣使向明朝贡马。十一年(1413),受明封和宁王。十四年(1416),大败瓦剌领主马哈木。次年,复被瓦剌击败。此后,又与明朝发生冲突,拘留明朝使者。二十年(1422)、二十一年、二十二年,遭明成祖三次亲征,势力削弱。后立阿岱为可汗,对抗瓦剌。洪熙元年(1425),元裔阿寨台吉自瓦剌逸归东蒙古,三人通力合作,大败瓦刺,俘其领主脱欢(后获释)。阿寨台吉卒后,其子脱脱不花等叛离东蒙古,与脱欢合作,瓦剌势力大振。宣德九年(1434),遭脱脱不花袭击,惨败,“妻子死,孳畜略尽”。同年,被瓦剌领主脱欢袭杀,东蒙古亦为瓦刺控制。

猜你喜欢

  • 牌素巴特

    即“牌租阿巴特”(2250页)。

  • 鲁凯语

    我国台湾高山族鲁凯人使用的语言。属南岛语系印度尼西亚语族台湾语支,使用人口约有6千余。居住在阿里山以南,大武山以北地区,包括高雄县茂林乡;屏东县三地、雾台乡;台东县卑南乡。分大南、雾台、茂林、多纳、万

  • 鄂木克图

    1596—1673清初将领。满洲正蓝旗人。叶赫纳喇氏。天聪元年(1627),随皇太极征明宁远城。三年,随岳讬征明大同,攻保安州城,奋勇先登,赐号“巴图鲁”,授三等轻车都尉世职,任参领。崇德三年(163

  • 洪君祥

    ?—1309元朝将领。高丽人。洪氏。小字双叔。洪福源第五子。年十四,随兄洪茶丘见世祖忽必烈于上京。至元三年(1266),奉命统高丽兵300人。后从秃花秃烈、伯颜等筑万寿山,开通州运河。六年(1269)

  • 巴图尔额尔克济农

    见“和啰理”(1447页)。

  • 色瓦

    藏语音译。藏族地区的重量单位,约合2厘。也有以6粒青稞为1色瓦,20色瓦为1两者。还有以此为计算单位,向利用其草场放牧牲畜的农牧奴征派、征收徭役、财物者,每一色瓦约为0.5※普。

  • 途鲁吉

    古代北方民族名。见《元史·西北地附录》,在察合台五世孙笃来帖木儿位下。即《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和两唐书中之突厥。在元《经世大典图》(1331年纂)中,途鲁吉分布于可什哈耳(今新疆喀什

  • 邕州排水渠

    水利工程名。唐景云年间(710—711)兴建。以邕州(今广西南宁)常因洪水泛滥成灾,邕州司马吕仁高倡议在邕州南岸开凿此渠,分郁江水南流。既防止郁江水患,又利南岸农田灌溉。

  • 咄罗

    唐代契丹部落联盟首领。出自大贺氏族。史载武德六年(623)曾向唐献名马、丰貂,以示友好。时契丹析为8部,拥兵4万,部之酋长,号称大人,平时牧猎,各部自行,凡调发攻战或国有灾疾则8部聚议,常推一大人建旗

  • 康坎

    傣语音译。旧时云南西双版纳傣族最高封建政权中的礼宾官,管理司署府内的布置,接待宾客,负责烟茶招待等。在代表等级地位的※“田官等级”中属“小二十田级”,领有薪俸谷子240挑(每挑约合50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