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阿史那忠

阿史那忠

610—675

唐朝突厥族将领。※启民可汗母弟※阿史那苏尼失之子。为人清谨。初随父居灵州西北。贞观四年(630),奉父命擒颉利可汗归唐,入长安,拜左屯卫将军,妻宗女定襄县主,赐姓史名忠,字义节。置宅于万年县(今陕西西安市),自称万年史氏。后历封薛国公、检校长州都督。十三年(639),太宗立阿史那思摩为汗,统突厥部众返漠南,拜其为左贤王佐之。十八年(644),以西州道抚慰使出使西域,配合安西都护郭孝恪对焉耆、处月、处密等族国的军事行动。在西域,遵太宗诏,“宣布威德,招纳降附,问其疾苦,济其危厄,务尽绥怀之道”,收到良好效果。二十年(646),迁右武卫大将军。永徽(650—655)中,因伐薛延陀有功,授左武卫大将军,不久又迁右骁卫大将军。显庆五年(660),以长岭道行军大总管东征契丹。咸亨元年(670),吐蕃联兵弓月诸部攻陷龟兹等西域18羁縻州,唐朝派薛仁贵为逻娑道行军大总管率兵讨之。阿史那忠受命为西域道安抚大使兼行军大总管赴西域,对受吐蕃贵族挟制的诸族国安抚招纳。四年(673)十二月,弓月、疏勒国王入朝通好。上元二年(675)卒,追赠镇国大将军,陪葬昭陵。

猜你喜欢

  • 康熙后贵州通志

    书名。贵州地方志。亦称《卫阎本贵州通志》。37卷。清卫既齐(字伯严,今山西临猗人,汉族)修、阎兴邦(字弢中,号梅公,今河北宣化人,汉族)增修。是书在康熙三十一年(1692)由卫主修,成书36卷;次年阎

  • 胡笳

    中国古代北方民族吹管乐器。亦称芦笳。蒙古族称之为“绰尔”。传说汉代张骞从西域传入。汉武帝(前141—前87年在位)时,李延年因其曲造新声二十八解,以为武乐。后成为汉、魏鼓吹乐中的主要乐器。《太平御览》

  • 伊吾卢

    见“伊吾”(802页)。

  • 葛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嘉靖(1522—1566)间设。《满洲源流考》将此卫与永乐十二年(1414)三月所设可河卫、正统(1436—1449)后所设海河卫皆称作噶哈卫。

  • 帖木真

    见“成吉思汗”(744页)。

  • 奥老西

    犴腿皮靴子。亦译作“熬罗西”。参见“和木楚热”(1448页)。

  • 青崖集

    书名。元魏初(1232—1292)撰。5卷,初,弘州顺圣(今河北阳原东)人,字大初,一作太初,号青崖,因以名集。少辟中书省掾吏,被荐于朝,世祖忽必烈以其为故臣之子,授国史院编修,寻拜监察御史,官至南台

  • 鸢鞮

    春秋时白狄鼓氏酋长。亦作苑支。鼓氏为春秋时的“子国”,故亦称“鼓子”。周景王十八年(前527),晋正卿荀吴(中行穆子)率兵进击白狄鲜虞氏,并分兵包围鼓氏(在今河北晋县境)。鼓氏因外无鲜虞氏支援,内断粮

  • 奥扑

    怒语音译,意为“父亲”。云南省怒江地区怒族对自己的父亲和父亲的兄弟辈及母亲姐妹辈的丈夫的统称。后虽出现了把年龄长于父亲者称“扑茂”,幼于父亲者称“扑拉”或“扑吞”,意为“大父”、“中父”和“小父”,但

  • 楞额礼

    见“冷格里”(111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