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优希巴格什
明代蒙古翻译家。亦名巴彦巴格什。兼通印、藏、蒙三种语文。万历六年(1578),在青海※仰华寺大法会上,为第三世达赖喇嘛索南嘉措和※俺答汗作蒙藏语翻译。因译佛经及担任通事有功,在法会上被达赖喇嘛封为“阿难答·满珠锡里·固什”。万历十五年(1587),陪同达赖喇嘛赴喀喇沁部。曾创制“阿利伽力字”,用以记写藏文和梵文。三十至三十五年(1602—1607),与※锡埒图·固什·却日吉等将《甘珠尔经》译成蒙文。
明代蒙古翻译家。亦名巴彦巴格什。兼通印、藏、蒙三种语文。万历六年(1578),在青海※仰华寺大法会上,为第三世达赖喇嘛索南嘉措和※俺答汗作蒙藏语翻译。因译佛经及担任通事有功,在法会上被达赖喇嘛封为“阿难答·满珠锡里·固什”。万历十五年(1587),陪同达赖喇嘛赴喀喇沁部。曾创制“阿利伽力字”,用以记写藏文和梵文。三十至三十五年(1602—1607),与※锡埒图·固什·却日吉等将《甘珠尔经》译成蒙文。
古县名。西汉置,治所在今河南嵩县东北。南朝宋后废。东魏改为北陆浑县。隋开皇(581—600)初,与伏流县并。大业(605—618)初,以伏流县复名,治所仍在今河南嵩县东北。刘石之乱后,※廪君蛮、※槃瓠
书名。系甘肃省《新增岷州志》、《安西采访底本》、《甘肃巩昌府会宁县乡土志》三种地方志的汇印本。杭州刘子亚私人藏书,1984年上海书店首次影印出版。编撰人不详。《新增岷州志》记事最迟至清同治四年(186
傣族古国名。又称“泐国”。南宋淳熙七年(傣历五四二年,1180),由西双版纳傣族先民的首领※叭真所建。首府在景龙(即今景洪)。与傣族有族源关系的周围诸小帮纷纷归附,遂统一各部,共推叭真为一方之主,为第
清代皇族女儿的称号。满语音译,“小姐”或“从姐”、“表姐”之意。清初,国君和贝勒女的称呼无严格界线,均称为格格。如何和里所娶清太祖努尔哈赤长女嫩哲,《满洲实录》即写作嫩哲格格。清太宗皇太极继位后,于崇
官名。唐置,节度使衙门所属牙将。宋雍熙二年(985),党项首领李继迁入据银州,预署官职,设左、右都押牙,掌军法,亦参与军机。李德明在位时亦设。
唐代南诏孝桓王异牟寻年号。约784—796年,凡13年。在此期间,异牟寻弃蕃归唐,订“点苍山之盟”。
南北朝时期柔然的巫者。亦作“折豆浑”。属于游牧民族的早期萨满教,产生于自然崇拜和原始巫术。史传“其国能以术祭天而致风雪”,属无稽之传说。从事此职业者,柔然语称为“是豆浑”。见于记载者为妇女担任,兼行医
蒙古部落分支名。清代新疆塔尔巴哈台额鲁特人专称。乾隆四十二年(1777)自伊犁移住。设6佐领。总管、副总管各1员。驻牧于巴尔鲁克、毛海柯凌赛尔等处。归塔尔巴哈台参赞大臣管辖。
见“图们江”(1435页)。
古代夏族及后来的汉族对东方诸民族的泛称。“夷”原是夏商周时期对周边各族的泛称,约在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以夷蛮戎狄配四方,因有是称。《礼记·王制》云:“中国戎夷五方之民,皆有性也,不可推移。东方曰夷,南方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