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黎
即“稠雕”(2367页)。
即“稠雕”(2367页)。
学堂名。清代为宗室子弟所开办的贵族学堂。宗人府办。左右翼分设两学。由府请旨简派亲郡王2人总理学务、京堂官3人以轮值稽察功课,由府挑选宗室长老多人“引见”,授为正副总管以直接分管两学。每学,设满书教习3
1245—1307元朝大臣。又作阿鲁浑撒里、阿里浑撒里、阿剌浑撒里。畏兀儿人。祖阿台萨理精佛学,父乞台萨理,通经、律、论,名万全。父卒,以父字为全氏。师事国师八思巴,晓多种语言,通习经、史、百家及阴阳
见“傣哪”(2243页)。
旧厅名。在今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盟南部,邻接山西省。明置玉林、云川二卫,后为蒙古西土默特所据。清并漠南蒙古后,于康熙中(1662—1722)在境内置驿站曰“二十家子”,蒙古语称“和林格尔”。乾隆元年(
即“大哈”、 “卡日其卡”(546页)。
金代户类之一。金实行“通检推排”以确定人户物力,有物力者称课役户,亦称物力户。分上、中、下3等。此类户口负担极重。种官田者需交租,种私田者需纳税。租税之外算其田园、屋舍、车马、牛羊、树艺之数,及其藏多
北魏肃宗孝明帝元诩年号。528年,凡1年。
书名。壮侗语族诸民族民族学专著。1册26章。近人徐松石撰。写西江流域的僮(即今壮族)及与壮族有密切关系的傣、泰、侗、水及两粤汉族的来源、分布、相互融合等。内分“苍梧、牂牁、僮牯、泰”、“小泰人出于两粤
有关侬智高起义史事的笔记。一篇。北宋沈括(1031—1095,字存中,浙江钱塘人)撰。据采访笔记写成。记录壮族首领侬智高之父侬存福(一作侬全福)于天圣七年(1029)以广源州归附宋朝,朝廷补存福为邕州
?—1216金大臣。中都路(治今北京市西南)猛安人。女真族。尼庞古氏。明昌五年(1194)进士。累官尚书省令史。从平章政事仆散揆反击宋进攻,兵罢,任同知崇义军节度使事。改东平府治中,历环州、裕州刺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