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利遇乞
西夏军事重臣,党项羌族。号“宁令”(大王)。景宗李元昊野利后之兄。西夏建国初与兄野利旺荣分掌左右厢兵马,驻天都山,称“天都大王”。善用兵,有谋略,统领以善战著称的“山界”(横山地区)兵对宋朝作战,屡立战功,被宋边将视为心腹之患。宋朝屡派人行刺未成,宋将种世衡知其与李元昊及其乳母不和,又诱其侍卫之子苏吃曩盗得元昊所赐宝刀,作为其叛夏投宋的信物,被元昊解除兵权,赐死。
西夏军事重臣,党项羌族。号“宁令”(大王)。景宗李元昊野利后之兄。西夏建国初与兄野利旺荣分掌左右厢兵马,驻天都山,称“天都大王”。善用兵,有谋略,统领以善战著称的“山界”(横山地区)兵对宋朝作战,屡立战功,被宋边将视为心腹之患。宋朝屡派人行刺未成,宋将种世衡知其与李元昊及其乳母不和,又诱其侍卫之子苏吃曩盗得元昊所赐宝刀,作为其叛夏投宋的信物,被元昊解除兵权,赐死。
?—849吐蕃大臣。又作尚乞心儿、尚起律心儿,一说即尚塔藏。赞普赤祖德赞(815—838年在位)时人。长驻河陇一带吐蕃占领区。任都元帅,居河州(唐时大夏川,今临夏)。官至蕃相、尚书令、中书令。致力于唐
萨满教的一种由众多神灵组合的神祗。达斡尔语音译。旧时流行于今内蒙古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等地。传说是达斡尔族最早崇拜的神,清初该族从黑龙江北南迁时,只供此神,本世纪初已消失。由24个特格(组或座位)组
古族名。见《新唐书·南蛮传下》。为汉晋时期※闽濮(即缅濮)、※躶濮之一部。今孟高棉语系布朗、佤、德昂等族的先民。因其民有文面之俗,故称。汉晋时期与濮人(永昌濮)、百越人及其他种人交错居于云南永昌郡(治
清代新疆维吾尔族暖帽名。以毡制成,顶高5寸,边宽,前后翅各5寸。男翅两平,饰以海龙水獭皮。帽顶呈红色,饰以纹绣,不缀缨。妇人帽顶尖圆,中腰稍细,形如葫芦之半,帽后翅稍垂,顶饰金绒花。
见“兀提剌耳”(111页)。
碑铭。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承德普陀宗乘之庙落成,旋土尔扈特汗渥巴锡率众自俄回归祖国,入觐承德。弘历因作是记,命于庙前立石。铭文以满、汉、蒙、藏四种文字镌刻。叙述土尔扈特西迁及其重返祖国始末。为
渤海王国置。为东京龙原府所辖4州之一,领洪贺、送城、吉理、石山4县。辽灭渤海后,其民被迁至今辽宁凤城、岫岩县一带,仍以原州名置州,县皆废。
解放前海南岛黎族地区一种巫师。男女都有,但作法时男的也必须穿女上衣戴绣头巾。声称能以法术查找各种恶鬼,祛除病人身上病痛,为病人招魂。作法时所用道具有一把箭镞、一个竹箕、一碗米、一碗酒,用黎语念咒,边念
见“喀尔喀万户”(2207页)。
?—529北魏宗室。字子明。鲜卑元氏(拓跋氏)。献文帝※拓跋弘孙,北海王※元祥子。永平二年(509),袭父爵,封北海王。史称其“少慷慨,有壮气”。曾任龙骧将军、通直散骑常侍,转宗正卿、光禄大夫。迁都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