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鄂齐尔图汗

鄂齐尔图汗

(?—1677或1676、1680) 卫拉特蒙古和硕特部首领。号车臣,故又称鄂齐尔图车臣汗。博尔济吉特氏。※拜巴噶斯长子。清崇德五年(1640)嗣位。与准噶尔部首领巴图尔珲台吉同为四卫拉特“共主”,被称为“合约尔台吉。”(意谓联盟首领是“两台吉”)。曾遣兵参加固始汗对青海和西藏的远征,也是蒙古44部封建主会盟的主要参加者之一。满族统治者入关后,屡遣使进贡,与清朝政府保持密切联系。顺治七年(1650),获悉漠南蒙古苏尼特部腾机思举兵反清,派人向清廷表示愿出兵助击。因虔修职贡,于固始汗死后,被清廷封为“卫拉特首汗”。康熙五年(1666),被五世达赖授予“鄂齐尔图车臣汗”号。在卫拉特联盟内部,十分重视与巴图尔珲台吉及其继承人僧格的合作。崇德八年(1643),与巴图尔珲台吉联合,进攻哈萨克扬吉尔苏丹(又称江格尔汗)。顺治二年(1645),又联兵进攻昆都伦乌巴什,迫其承认自己和巴图尔珲台吉的盟主地位。十年(1653),巴图尔珲台吉死后,积极支持僧格、反对车臣和卓特巴巴图尔。因争夺遗产,与弟阿巴赖长期不睦。十四年(1657),以阿巴赖支持巴图尔珲台吉长子车臣等发动战争,聚兵于额敏河畔与阿巴赖对峙。后经子噶勒达玛等斡旋,战事未发。十七年(1660)夏,与僧格盟于塔尔海哈喇呼济尔。同年冬,挥师进逼爱古斯河畔,进攻阿巴顿。次年四月,双方激战于额敏河,迫阿巴赖逃回额尔齐斯河旧牧地,进而又围阿巴赖于“寺院城”。因母赛汗珠哈屯力劝,撤兵。康熙十年(1671),获悉阿巴顿逃往乌拉尔,遣兵西征,收服昆都伦乌巴什等人众。十四年(1675),引兵攻噶尔丹,兵败于斋尔附近,逃遁,为噶尔丹执杀(一说病死),部众多被兼并,妻多尔济拉布坦逃往伏尔加河土尔扈特部。孙罗卜藏衮布阿喇布坦、噶尔亶多尔济后附清,属众被分别置于阿拉善旗和察哈尔。

猜你喜欢

  • 格根额尔德尼

    1865—?蒙古佛教(喇嘛教)僧人。喀尔喀蒙古车臣汗部的活佛,简称“格根”。六世罗布桑巴尔丹吉格梅特于咸丰十年(1860)圆寂后,经数年寻访,于同治四年(1865)他被确认为转世灵童,为伊拉古克散呼图

  • 额登喀喇

    清代对部分赫哲族的称呼。一作额登哈喇。因其男子不剃发,又有不剃发黑斤之称,俗呼短毛子。史记其所在不尽相同,主要分布在黑龙江下游中段两岸附近。清咸丰八年(1858),根据不平等的《中俄瑷珲和约》,其地割

  • 元史艺文志

    书名。清钱大昕撰。4卷。分经、史、子、集4部,每部各为1卷,内再分子目若干。是作者鉴于《元史》不列艺文志一门,参照前史体例,取元人学者文士著述,录其都目,以补《元史》所未备之作。举凡元人著作之可传者,

  • 黑龙江额鲁特

    蒙古部落分支名。清代呼伦贝尔卫拉特人专称。伊克明安台吉巴桑、阿卜达什族裔。初居准噶尔。乾隆十九年(1754)、二十年相继附清,附辉特部,驻牧塔米尔(一作塔密尔)。二十二年(1757),因拒不附阿睦尔撒

  • 慕容尘

    十六国时期前燕将领。又作慕容屈尘。鲜卑慕容氏。元玺五年(356),从大司马慕容恪围鲜卑段部首领段龛于广固(今山东益都西北),迫龛出降,奉命留镇。后任青州剌史。光寿二年(358),以泰山太守为晋将荀羡所

  • 泣伏利氏

    见“高车十二姓”(1919页)。

  • 阿昌族

    中国少数民族之一。有“蒙撒”、“蒙撒掸”、“衬撤”、“汉撒”等自称。人口有27708人(1990),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陇川梁河、潞西及保山的龙陵等县。源于古羌人南迁的一支。其先民远

  • 撒满答失里

    明代建州卫属毛怜卫首领。又作撒满哈失里。古伦氏。建州卫首领※阿哈出孙。中军都督同知※猛哥不花子。明宣德四年(1429),袭父职为都指挥佥事,仍掌毛怜卫事。曾多次入朝进贡。十年(1435),奏忽剌温劫掠

  • 豆留䩭部

    东晋十六国时期陇西鲜卑之一支。以部落首领豆留䩭领部而得名。晋太元十四年(389),豆留䩭与叱豆浑及南丘鹿结、休官曷呼奴、卢水尉地跋等率众降西秦乞伏乾归,被授予官爵。参见“陇

  • 鱼儿泊驿路

    驿路名。鱼儿泊即今内蒙古克什克腾旗达来诺尔。为上都(今内蒙古正蓝旗东闪电河北岸)达和林(今蒙古国哈尔和林)间的重要驿站之一。蒙古汗国时期从中原赴漠北的东路,都是出野狐岭,经抚州、昌州,越过昌州北的金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