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都老制

都老制

壮族传统社会组织。“都老”亦称“布老”、“布求”。壮语音译,意为“寨老”、“乡老”。在多数地区是自然形成的,无定额,每个村寨少者1人,多者3—5人。广西上思县三科村等地,都老由村民民主选举产生。平时与群众一样参加生产劳动,无任何特权。其职责是召开寨中长老会议或村民会议,制定通过寨规民约,维护社会秩序,执掌集体祭祀,排解民间纠纷等。办事公道,作风正派,熟悉民间习惯法,热心公益事务,在群众中享有一定威望的长者充当。壮族“都老制”历史悠久,《隋书·地理志》载:“(俚僚)铸铜为大鼓,初成悬于庭中,置酒以招同类”,“有鼓者号为‘都老’,群情推服。”

猜你喜欢

  • 察哈尔赵喜太起义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与同盟会有密切联系的会党首领赵喜太、郑作霖和马仁等于11月16日在察哈尔右翼中旗(原陶林厅)响应武昌起义,武装占领察右中旗,继而杀死地方通判、巡检,革命声势惊动遐迩,后遭绥远将

  • 召八

    拉枯语音译。解放前云南省澜沧县拉祐族地区负责管理佛堂财产的人。过去当地群众普遍信仰佛教,许多村寨都建有佛堂,设专人即“召八”负责保管佛堂一切财产,佛堂每年所收谷子(每户向佛堂奉献的“香腊钱”)和年节、

  • 乌和特隆归达赖

    见“咱雅班第达”(1628页)。

  • 女真学

    金代女真人的学校。又称女直学。金大定十三年(1173)始设。在京师者称女真国子学,设在诸路者称女真府州学。就学者均为从猛安谋克中选出的女真族良家子弟,以新进士教授,以女真文字翻译的四书五经为教材。国子

  • 朵哥麻思

    见“朵甘思”(840页)。

  • 红仡僚

    古族名。元代对部分仡佬族先民的称呼。《元史·成宗纪四》记作“红犵獠”。明清及民国时期又称红仡佬、红革老等。今统称为※仡佬族。以其服装为红色而得名。元大德十年(1306),有青山(在今贵州息峰县境)红仡

  • 蒙古青史

    蒙古编年史。原名《青史》,为别于桂·旬努贝的藏文《青史》,通称《蒙古青史》。作者佚名。推测写于清道光、咸丰年间(1821—1861)。原书不分章节,内容可分为三部分,一二部分叙述印度佛教和西藏诸王的世

  • 守官僚

    古族名。僚人的一支。唐代对黔中道黔州东南地区僚人的总称。分布在※东谢蛮以南,即今贵州从江、荔波一带。俗与东谢蛮同。今侗、水、布依等族与之有密切关系。详见“僚人”(2454页)。

  • 东北通史

    书名。金毓黻(1887—1962,字静奄,号千华山民)著。书成于1941年,凡6卷,有国立东北大学研究室丛书本和1976年台北洪氏出版社本。是书始上古,迄元末,分39章。卷1《总论》,5章,分述东北一

  • 招哈和屯

    即“交州”(87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