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秀千户部落
藏族部落名。分布于青海共和县中部沙珠玉、英德尔、黑马河等乡。为海南地区交通要冲。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被废黜后解送北京,途经青海湖边该部所居贡噶诺尔(更尕海)时去世(一说逃脱)。初名都秀群木札,原在贵德厅黄河以南放牧,道光年间迁至黄河以北。咸丰八年(1858),由西宁办事大臣福济奏准安置于黄河以北之“环海八族”中,部分留在黄河南,与鲁仓部落融合。该部清末为百户部落,至民国年间为千户部落,下辖耐合地、东科、加什科、多尔德、塔秀、居什科等百户部落。
藏族部落名。分布于青海共和县中部沙珠玉、英德尔、黑马河等乡。为海南地区交通要冲。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被废黜后解送北京,途经青海湖边该部所居贡噶诺尔(更尕海)时去世(一说逃脱)。初名都秀群木札,原在贵德厅黄河以南放牧,道光年间迁至黄河以北。咸丰八年(1858),由西宁办事大臣福济奏准安置于黄河以北之“环海八族”中,部分留在黄河南,与鲁仓部落融合。该部清末为百户部落,至民国年间为千户部落,下辖耐合地、东科、加什科、多尔德、塔秀、居什科等百户部落。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亦作忽鲁山卫,《满洲源流考》作呼勒山卫。正统(1436—1449)后设。
见“喀喇汗王朝”(2208页)。
?—1095辽道宗朝大臣。字善宁。契丹族。皇族季父房之后,太师豁里斯子。清宁(1055—1064)年间,为左护卫太保,大康(1075—1084)初,转北面林牙。党附权臣南院枢密使耶律乙辛,充当耳目,凡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永乐六年(1408)二月,女真野人首领贾令哈、火秃等56人来朝,以其居地置卫,与弗朵秃河等56卫同时设立。《满洲源流考》改作喜塔尔河卫,并说清代有喜塔尔河,在宁古塔(治今
1900—1961近代文史学家。安徽安庆市人。回族。幼家贫,辍学,肆业于安徽省法政学堂,先后从名师杨亮甫等人习文史及天文、历法、数学,阿拉伯文和《古兰经》等,曾任教于安庆清真小学、上海伊斯兰师范学校和
唐西域军事建置。位于今伊犁河北岸。驻有军队,卫戍边疆。金牙军与各守捉、城、镇等,总称为道。隶安西都护府。
渤海王国置。因地近涑沫江(一作粟末水,今第二松花江)而得名。为渤海三独奏州之一。州治故址皆认为在今吉林省吉林市附近(有具体说其在市北乌拉街西土城子)。辽灭渤海后,其民被迁居辽东半岛,仍以原州名置州统之
?—1874清朝将领。索伦人。姓敖拉氏。世居巴彦街屯,隶西布特哈镶黄旗。咸丰三年(1853),从征江南,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十一年(1861),官记名副都统,赐号法什尚阿巴图鲁。同治元年(1862),授
即“阿史那思摩”(1233页)。
元朝颁发的乘驿玺书。又称“御宝圣旨”。《元史·兵志四·站赤》:“驿传玺书,谓之铺马圣旨。”一般公事差遣皆凭之乘驿。以蒙古文字书写,上分别注明起马数目,从1匹至10几匹不等。通常由中书省奏准,颁发给诸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