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森青
辛亥革命志士。湖北汉川人。回族。1903年,投入湖北护马队为前哨兵。1904年,随营到襄阳,改为常备军。1906年,该部扩编为陆军第八镇骑兵第八标,任二营右队头棚正目。曾被授五品军功奖。1908年在武昌参加革命组织共进会。武昌起义前夕,为马队革命党负责人之一,与沙金海等人筹划马队起义。1911年武昌起义后,与沙金海等人率领马队八标,参加进攻楚望台、攻占督署的战斗。后马八标改为骑兵第二标,任第二营右队队官,并以敢死队参加收复美娘山战斗,身负重伤,成终身残疾。1948年病故于武昌。
辛亥革命志士。湖北汉川人。回族。1903年,投入湖北护马队为前哨兵。1904年,随营到襄阳,改为常备军。1906年,该部扩编为陆军第八镇骑兵第八标,任二营右队头棚正目。曾被授五品军功奖。1908年在武昌参加革命组织共进会。武昌起义前夕,为马队革命党负责人之一,与沙金海等人筹划马队起义。1911年武昌起义后,与沙金海等人率领马队八标,参加进攻楚望台、攻占督署的战斗。后马八标改为骑兵第二标,任第二营右队队官,并以敢死队参加收复美娘山战斗,身负重伤,成终身残疾。1948年病故于武昌。
1894—1975黎族人民杰出首领、优秀无产阶级革命战士。原名王妚兴。海南省琼中县(原属白沙县)红毛乡人。上辈均为红毛峒长。幼年在家务农,青年时曾外出当槟榔园工人和汉商挑夫。为人正直,乐于助人,194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正统(1436—1449)后设。《满州源流考》改作富尔哈河,并说清代富尔哈河一在吉林城(今吉林省吉林市)西南500余里,东流入辽吉善河,有富尔哈城;一在宁古塔(今黑龙江省
书名。姓氏谱系著作。蒙古八旗正蓝旗都统博尔济吉特·罗密著。雍正十年(1732)用满文写成。道光十九年(1839)译成蒙文。手稿本3卷。第一卷记载成吉思汗祖先及元朝诸帝;第二卷记载蒙古必力克图汗(北元昭
见“萧速撒”(1997页)。
明代藏区地名。又译作下隆卜、下隆布、下陇卜。在今青海玉树境通天河流域之结古乡。宣德二年(1427),其首领奉朝命护送、照料明使乌思藏之太监侯显过境。
见“阿史那德温傅”(1241页)。
?—1720清代西藏地方官员。藏族。原系五世班禅罗桑益西官员,后为拉藏汗属下。康熙四十五年(1706),受命管理后藏娘区军队。五十六年(1717),准噶尔部策妄阿拉布坦遣军侵扰西藏,包围拉萨,他密通书
独龙语音译,意为“年节”。云南贡山独龙族人一年中唯一的节日。安排在冬腊月,无固定日期,由每个家族或村寨自由选择吉日,节期三五天不等。举行庆祝仪式之日,必须通知邻近村寨派人前来祝贺。当天,大家都穿上新衣
见“阿细泼”(1212页)。
见“回鹘式蒙古文”(78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