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邛笼

邛笼

羌语“俄鲁”的音译,意为“碉楼”。羌族传统民居。最早见于《后汉书·南蛮西南夷传》,当时分布于川西北的冉��夷,“皆依山居止,累石为室,高者至十余丈,为邛笼”。今四川羌族和阿坝藏族中仍保存这种建筑,一般都修筑在交通要道、山脊或村寨的中心,主要是用来防御敌患。多呈四方形,也有六角形或八角形的,下宽上窄,呈梯形,最高达十三、四层,高至十余丈。以石片和黄泥作原料,凭目测和经验,信手砌成,可历数十年以至数百年不倾塌。

猜你喜欢

  • 乞伏公府

    ?—412十六国时期西秦王子。陇西(治今甘肃陇西县东南)鲜卑人。乞伏氏。开国主※乞伏国仁子。西秦建义四年(388),父卒,以年幼,未得即位,其叔乞伏乾归被推为西秦主。更始四年(412),弑乾归及诸子十

  • 三征三岩

    清朝征讨三岩的战争。三岩位于西藏东部与四川交界处,为由川入藏的要路。其头领屡唆众劫掠官兵、商旅,梗阻通道,清政府为确保由川入藏之路畅通,曾多次用兵征讨,其中重要者有三次:(1)乾隆四十五年(1780)

  • 折宗本

    又名折大山,党项族首领。世居云中,后徙河西。唐末从晋王李克用,曾任振武军缘河五镇都知兵马使。其后族人世守麟(今陕西神木县境)、府(今陕西府谷县境)之地。

  • 西纳喇嘛班觉仁钦

    明代青海塔尔寺西纳七世活佛。崇祯七年(1634),马南王(即马安邦)反叛,夺取西宁城,西纳活佛以兵收回西宁,献给明朝。以功赐灌顶国师僧职,并赐金印、诏书等,同时在西宁城关赐建大牌楼一座以彰其功。

  • 元徽

    ?—530北魏宗室。字显顺。鲜卑元氏(拓跋氏)。太武帝※拓跋焘玄孙,城阳王※元鸾子。粗涉文史,颇有吏才。正始二年(505),父卒,袭封城阳王。授游击将军,出为河内太守,在郡有治绩,享时誉。孝明帝时,为

  • 伯咄部

    靺鞨(勿吉)著名七部之一。一作汨咄。《隋书》称其“在粟末之北”,约分布在今第二松花江北的拉林河流域(旧说在伯都讷,即今吉林省扶余县境)。隋代为七部中之大部,有“胜兵七千”。农业已有一定发展,但仍住半地

  • 桑结坚参

    1452—1507明代西藏噶举派高僧。藏族。生于后藏娘堆地方之扎西喀噶。其父桑吉拜登系持密咒者。初取名却吉伦保,7岁时从噶举派大堪布贡噶桑吉受沙弥戒。后随萨迦大师云登甲错学萨迦派佛法,隐迹高山岩窟,潜

  • 镇西府

    ①清代新疆地名。见《嘉庆重修大清一统志》等书。乾隆三十八年(1773),设镇西府于巴尔库勒,即今新疆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巴尔库勒”,维吾尔语“有湖”的意思,因巴里坤湖而得名。巴里坤则是巴尔库勒的音转

  • 番大藏经

    见“西夏文大藏经”(714页)。

  • 元朝秘史注

    书名。清李文田撰。15卷。作者精于史地之学,擅长史料辑佚校注,尤致力于15卷本《秘史》的校注考证工作。此书引证正史、方志,旁及《蒙鞑备录》、《古今纪要逸编》、《北边备对》等宋金元人史乘笔记碑碣等著作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