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太尉祠碑
古碑铭。前秦建元三年(367),冯翊护军郑能进(一作邈)为邓太尉公(艾)祠修整时立。存陕西蒲城县东河川。《金石续编》、《八琼室金石补正》、《关中金石文字存逸考》皆有著录。1963年马长寿据拓片考证集资立碑人的族别和姓名,其中“杂户七千,夷类十二种”的屠各、黑白水羌、西羌、卢水胡、鲜卑、支胡、粟特、苦水等,是当地居住的内迁少数民族。西羌军吏为数最多,共19人,占所列人数29人的65.5%以上。是研究十六国时期陕西渭北羌族等少数民族分布状况的重要文献。
古碑铭。前秦建元三年(367),冯翊护军郑能进(一作邈)为邓太尉公(艾)祠修整时立。存陕西蒲城县东河川。《金石续编》、《八琼室金石补正》、《关中金石文字存逸考》皆有著录。1963年马长寿据拓片考证集资立碑人的族别和姓名,其中“杂户七千,夷类十二种”的屠各、黑白水羌、西羌、卢水胡、鲜卑、支胡、粟特、苦水等,是当地居住的内迁少数民族。西羌军吏为数最多,共19人,占所列人数29人的65.5%以上。是研究十六国时期陕西渭北羌族等少数民族分布状况的重要文献。
见“毗伽可汗碑”(1650页)。
即“赀”(1863页)。
1873—1911近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者。广西永淳县(治今横县西北峦城镇)人。壮族。曾在清广西边防督军龙济光部任哨官。后闻孙中山从日本至越南西贡开展革命活动,毅然投奔孙中山,加入同盟会。光绪三十三年(
我国壮族使用的拉丁字母形式的拼音文字。早在南宋时期,壮族地区民间就流传着一种“方块壮字”或叫“土俗字”。这种字是在汉字基础上创造的,使用范围不广,也无统一规范,壮族民众多使用汉文。1955年创制了拉丁
藏语音译,意为“秘书”。解放前四川甘孜藏区德格地区土司直属行政机构※涅巴会议”的职司之一。常设一人,多由※“荒扎”(小头人)或荒扎子弟充任。负责管理“涅巴会议”的文件、档案等事务。
1717—1786清代内蒙古最大活佛章嘉呼图克图二世(一作三世)。亦译瑞贝多吉、罗赖毕多尔吉、绕为多尔吉等,又名也摄丹丕钟麦。加佛教传说的十三位先世,亦称第十五世。生于甘肃凉州(又有生于西宁北乡或多伦
清外蒙古喀尔喀四部诸盟之一。以车臣汗部二十三旗在克鲁伦河北巴尔和屯会盟得名。东接呼伦贝尔,西界察罕齐老图,南抵大漠,北邻俄罗斯。为喀尔喀蒙古东路。地宜畜牧,有矿产及盐池。清代直隶理藩院。民国初年由驻库
见“赶兔”(1842页)。
见“亦纳勒赤”(873页)。
金加给辽天祚帝耶律延禧的封号。天会三年(辽保大五年,1125),金将完颜娄室追擒天祚帝于应州(今山西应县),辽亡。天祚帝被降封为海滨王。皇统元年(1141)又改封为豫王,五年,病死。参见“耶律延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