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达隆切瓦·洛桑丹白尼玛

达隆切瓦·洛桑丹白尼玛

1782—1836

清代甘肃拉卜楞寺第三十二任堪布。藏族。出生于隆务地方之萨吉村。由夏日诺门罕受沙弥戒。乾隆五十五年(1790),被迎入隆务寺坐床。五十七年(1792),遵隆务诺门罕之嘱入隆务大寺经院学习星算。嘉庆二年(1797)赴西藏,朝拜八世达赖喇嘛强白嘉措,聆听经法。于哲蚌寺郭芒扎仓拜仁青嘉措为师。于扎什伦布寺朝拜七世班禅丹白尼玛。五年(1800),从阿里活佛洛桑格勒益喜扎巴受具足戒。同年,返隆务寺。七年(1802),入拉卜楞寺经院,拜益喜嘉措为师,学完五部大论,获多然巴学位。于隆务寺建立法相讲辩制度。先后任香勒喀寺堪布和密宗学院法台四年,后任直尕尔寺堪布。道光八年(1828),任拉卜楞大会堂堪布,后任若尔盖科洛寺和查干白相寺堪布。十六年于查干白相寺圆寂。

猜你喜欢

  • 李英

    ①(?—1215)金末官员。渤海族遗裔。字子贤。先世于渤海国亡后被辽迁置辽阳(今辽宁辽阳市),金代又被徙益都府(治今山东益都县)。明昌五年(1194)进士。历官淳化主簿、登州军事判官、封丘县令、通远县

  • 夸兰大

    满语音译。亦作夸兰达。清初执行某一军事任务时所委任的临时带兵官。授纛。其衔相当于甲喇章京(参领),但待遇则不如;时人也以此名尊称“库主事”(文职正六品)。满语“夸兰”,原喻指“军营”、“庭院”或“库场

  • 鄂罗木咱卜

    ?—1805清代新疆维吾尔族伯克。又译鄂罗木咱布。吐鲁番人。札萨克郡王※额敏和卓第三子。乾隆二十一年(1756),布拉呢敦、霍集占叛乱,以父兄皆从军,留守办理吐鲁番事务。二十六年(1761),以善理所

  • 叶榆

    云南古地名。亦作楪榆。因叶榆泽(亦称昆明池,后称西洱河,今洱海)得名。汉代居有昆明人(古羌之一支),《史记·西南夷传》载:“自同师以东,北至叶榆,名为巂、昆明”。汉武帝时始置叶榆县,属益州郡。县治在叶

  • 格林包勒

    蒙古语音译。“格林”意为“家”、“包勒”意为“奴仆”。清代蒙古封建王公贵族的家奴。一般为主人服各种无偿劳役,不入旗籍,不服兵役,没有人身自由,得到主人允许可以娶妻成家,仍世代为奴。主人可以将其买卖、转

  • 僾尼

    族名。哈尼族。系汉族对哈尼族中称雅尼、觉围、觉交的称谓。居于云南西双版纳及澜沧等地。参见“哈尼族”(1633页)。

  • 阿尔泰哈族复兴委员会

    20世纪40年代新疆哈萨克族“反盛”(世才)组织。1943年底,因领导阿尔泰哈萨克族牧民暴动失败而退到中蒙边界布尔根河的乌斯满,在外蒙古支持下成立该组织。乌斯满被推举为帕夏(王),苏鲁巴依为总司令。下

  • 黑枪会

    赫哲和汉族群众自发组成的抗日自卫组织。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出现。活动于今黑龙江同江县街津口村一带。初由团山子(今饶河镇)一个姓朱的把头集合40余人组成。专打日本侵略者和土匪。带有浓厚的宗教迷信色

  • 乙失革

    契丹早期部落名。唐初内附,唐太宗贞观十年(636年,一记为贞观十九年,645年),唐置带州,治昌平之清水店,隶营州都督,处契丹乙失革部。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6),契丹首领李尽忠率众叛唐据营州后,北

  • 夔龙纹铜方壶

    见“中山王方壶”(29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