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失干
见“者舌”(1348页)。
见“者舌”(1348页)。
1867—1925民族工商业家。名仁椿,四川巴县(今属重庆市)人。回族。自幼好学,从长兄温鹤汀读书。光绪十五年(1889)考取秀才,以教书为业。痛恨清朝官场腐败,接受新思想,与本地士绅创办开智学堂,并
东汉时佛教译经师。原籍西域安息国。出身商人。灵帝(167—189)末年,自西域至洛阳贩货,曾官至骑都尉。性温良谦恭,常以法事为己任。通习汉文后,即致力于佛典翻译。曾与临淮人严佛调合作,译经2部。其所译
傣族民间舞蹈。傣语称“防诺”或“戛洛拥”。流行于云南西双版纳、德宏、耿马、孟连等傣族地区。多在节日或喜庆日于场院、草坪、坡地或大路旁表演。舞者1人或2人均可,身着形似孔雀翅膀的饰物,脸戴白净面具,舞姿
?—1676清初将领。满洲镶红旗人。萨克达氏。世居宁古塔。太宗(1627—1643)时期,屡从征攻明有功。顺治元年(1644),随军入关败农民军李自成部,旋讨叛镇金声桓,擢太仆寺理事官,并授三等阿达哈
拉祜语音译,意为“放工”。解放前云南省澜沧县拉祜族地区对雇工的称谓。雇工分长工(拉祜语称“卧结”,意为“奴仆”)和短工(拉祜语称“戛八”,意为“帮工”)两种:长工除与主人一道参加农间劳动外,还要担负砍
清代新疆维吾尔族地方官名。维吾尔语“听政公平之谓”。职司所辖城、村政府的一切大小事务,职繁权重,位居诸伯克之首,掌生杀予夺之权。乾隆二十四年(1759),清朝政府平定大小和卓木后,废除世袭,视其管理城
1843—1919清代史地学家。浙江仁和(今杭州市)人,字益甫。同治举人。光绪七年(1881)大挑第二,署汤溪县教谕,旋授象山县教谕,在职20余年,中因中法战争时赞护海防有功,加五品衔。喜治历史上边疆
吐蕃赞普。《唐书》作鹘提悉勃野。传说为吐蕃第一位赞普(王)。《德乌佛教史》文称其为“突显王”(即突然显现之王)。据敦煌吐蕃藏文文书载,系天神墀端茨之子,从天而降,被雅隆部落奉为“六牦牛部”之王。说其出
844—877唐代南诏第十一世王。又作世隆、酋龙。乌蛮,蒙氏。晟丰祐之子。大中十三年(859),父卒,袭王位。因其名“世”犯讳李世民,“隆”犯讳李隆基,又不堪安南经略使李琢对夷人之苛剥,与唐失和,遂自
1799—1877清朝著名女词家。亦称西林太清。满洲镶蓝旗人。西林觉罗氏。名春,字子春,一字梅光,号太清。常自署名太清春,晚年或署名太清老人椿。祖父鄂昌,乾隆间获罪死。因太清出于籍没之家,入荣亲王府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