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辅教王

辅教王

明朝授予乌思藏思达藏地方(今西藏吉隆一带)政教首领的封号。成祖初,明廷命僧人智光赍诏入藏宣谕当地首领,并赐以银币。永乐十一年(1413),封其僧人南渴烈思巴为辅教王,赐诰命,彩币。南渴烈思巴属萨迦派,为萨迦都却喇让一支之后裔。元至正十四年(1354)帕木竹巴绛曲坚赞占萨迦寺后,此支势力在元末明初即以达仓为基地,保存萨迦派部分实力,深受当地各教派及百姓的敬重。明朝中官杨三保、侯显进藏时,给其封赐如诸法王例。景泰七年(1456),遣喇嘛沙加星吉入朝进贡,以已年迈,请允准王子喃葛坚灿巴藏卜代行职事,代宗从之,封辅教王,赐诰敕、金印、彩币、袈裟、法器等。天顺元年(1457),明廷以灌顶国师葛藏、右觉义桑加巴充正、副使,进藏,册封喃葛坚灿巴藏卜承袭辅教王,赐彩币、宝石、伞幢等物,并命其王自是护送过往使臣,勿致属下生事沮滞。成化五年(1469)正月,喃葛坚灿巴藏卜卒,命其子南葛扎失坚参叭藏卜承袭王爵。此后,其王始终与明朝保持密切关系。

猜你喜欢

  • 跣足

    古越人及其后裔壮侗语族诸民族习俗。亦称徒跣、跣行,俗称打赤脚。流行于古代百越民族地区及今南方各地。此俗即一年四季“打赤脚”,很少穿鞋或木履。是适应南方气候温暖及多雨、多稻田的环境特点。《韩非子》卷7载

  • 贝莫萨

    见“赤尊公主”(1014页)。

  • 纳西语

    我国纳西族使用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主要分布在云南省丽江、永胜、宁蒗、德钦、中甸、剑川、鹤庆、兰坪,四川凉山州的木里、盐源、盐边等县,西藏自治区的芒康县也有少量分布。使用人口约27万。纳西

  • 哈剌嗔

    明代东蒙古右翼部落。亦译作哈喇真、哈刺慎、阿刺嗔、哈刺庆、喀喇沁等。始见于拉施特《史集》,称“合刺赤”。源于中亚草原的游牧部落乌古思人,约形成于7世纪。后迁至阿姆河以南,成为强大部落。到蒙元时期,称“

  • 塔纳甫

    意为丈地税。又译塔纳比。19世纪60—70年代,阿古柏占据南疆时对棉田、果菜园和草地征收的一种赋税。一塔纳甫(约合43平方米)每年征收1至20腾格(银币)。清军收复南疆后被废除。

  • 克普恰克

    即“奇卜察克部”(1352页)。

  • 区希范

    ?—1045北宋庆历朝环州地区反宋首领。广南西路环州思恩县(治今广西环江县东)人。族属说法不一,有说僚人,有说壮族先民。《宋史》称“环州蛮”。颇通诗书,有韬略。曾赴礼部应试,举进士。景祐五年(1038

  • 江孜战役

    清代西藏地方噶伦官员间夺权斗争,藏史著名战役。雍正五年(1727),首席噶伦※康济鼐被※阿尔布巴等人杀害后,噶伦※颇罗鼐赴阿里等地征调援军,为康济鼐复仇。后藏代琫江洛金巴,昂仁地区之努玛瓦及阿里康济鼐

  • 琵琶猪

    又名“猪膘”。云南丽江和宁蒗纳西族、普米族传统食品。用百余斤重的膘壮肥猪,以削尖的竹竿从其腋下刺入心脏,将其致死,保持体形完整,然后去毛剖腹,除去内脏、脊骨,砍掉四肢,用盐和花椒末撒入腹腔搓揉,用麻线

  • 乌陵

    即“兀林答”(10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