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赶祖先圩

赶祖先圩

旧时毛南族民间祭祖活动之一。毛南语称“沙赫公叭”。地点在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下南、波川两村交界处的下林(毛南语称“卡林”)墓场。人们认为死人灵魂也喜欢赶圩,其圩叫“祖先圩”。如果不赶此圩,祖先要责怪和降罪于人。是故,清明凌晨,两村及其附近的毛南人便手提油灯或火把,携带节日物品(蜡烛、香支、纸钱、沙纸、猪肉、鞭炮、糖)来赶圩。卖主在摊前置盆清水,买者须将一枚硬币投入水中,如钱浮起,则表明祖先已参加交易,双方不能买卖,亦不能再用那枚硬币。反之,则可进行。1949年以前尚有此俗。

猜你喜欢

  • 冈志

    书名。北京牛街志书。又名《冈上志》。作者佚名。据考此书成于清康熙末年或雍正初年(约1722或1723年左右)。不分卷。内容分图考、星野、建置、沿革、疆域、形胜、风俗、寺院、街巷、人物、儒林、隐逸、名师

  • 马科雷事件

    光绪十年(1884),英印政府派秘书马科雷领兵从锡金闯入后藏岗巴宗所辖之甲岗地方(地近扎什伦布寺),欲与该地方藏官直接谈判通商,被西藏地方当局识破,拒绝。再派马科雷从海道赴北京,以《烟台条约》中规定英

  • 蒙古王公联合会

    又称“蒙古同乡联合会”、“蒙古联合会”。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后,在京蒙古王公那彦图、贡桑诺尔布、博迪苏等因应辛亥革命局势所倡立的组织。1911年12月24日成立。那彦图任会长,目的在于阻挠清

  • 河北东路

    金代行政区划建置。沿宋旧名。天会七年(1129),分河北为东、西两路,置兵马都总管。治所在河间(今河北河间),故又称河间府路。辖河间府,冀州与沧州2节度使州,防御州青州以及蠡州、莫州、献州、深州、景州

  • 合儿石

    即“万安宫”。(104页)。

  • 大长和国

    唐末继南诏之后建立的政权和国号,亦作“长和国”。唐天复二年(南诏中兴五年,902),南诏国(后期称大封民国)第十三世王舜化贞卒,清平官※郑买嗣(白蛮)乘机灭蒙氏王族,夺取政权,建此国号,都羊苴咩城(在

  • 塔旺嘉布

    1900—1960蒙古族。额济纳土尔扈特旗人。清固山贝子阿喇布珠尔九世孙,札萨克王公达什第四子。幼年出家当喇嘛。为人朴实,平易近人。1938年(一说1937年)3月,因兄图布新巴雅尔在塔尔寺逝世,受南

  • 怕剌

    见“普剌”(2289页)。

  • 左人城

    春秋末白狄鲜虞人的故城。位于今河北省唐县西北40里。白狄鲜虞人自陕北、晋西迁入华北地区以后,在今唐县西北建左人、中人城。周定王十六年(前453),被赵将新稚穆子残破。一说北魏孝昌二年(526)鲜于修礼

  • 假姑娘

    壮族、布依族旧时育儿习俗。流行于广西、贵州壮族、布依族地区。有的中老年得子,或幼儿多病,便问卜于巫婆,如巫婆认为此童“命薄”,命根不固,或父母“命克子女”,养不得儿子时,其父母便立即替儿子取个女儿的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