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阿哥潘
蒙古国将领。一作阿哥潘。吐蕃人。先世属吐蕃乌思藏掇氏家族,后居临洮附宋,赐姓赵。巴命之孙,叠州安抚使赵阿哥昌子。承继父业,统治当地诸族。后归附蒙古,随军征四川,以破大安功,授临洮府同知。曾从征阆州、利州、成都,屡建功。宪宗二年(1252),忽必烈取道临洮,南征大理,被起用,摄元帅职,率军伐蜀。七年(1257),筑城益昌驻守。嗣充先锋取西安,于钓鱼山败劫营宋军,以功授临洮府元帅,赐名“拔都”(蒙古语“勇士”)。中统元年(1260)还镇临洮。后与宋军战,死于阵前,谥桓勇。
蒙古国将领。一作阿哥潘。吐蕃人。先世属吐蕃乌思藏掇氏家族,后居临洮附宋,赐姓赵。巴命之孙,叠州安抚使赵阿哥昌子。承继父业,统治当地诸族。后归附蒙古,随军征四川,以破大安功,授临洮府同知。曾从征阆州、利州、成都,屡建功。宪宗二年(1252),忽必烈取道临洮,南征大理,被起用,摄元帅职,率军伐蜀。七年(1257),筑城益昌驻守。嗣充先锋取西安,于钓鱼山败劫营宋军,以功授临洮府元帅,赐名“拔都”(蒙古语“勇士”)。中统元年(1260)还镇临洮。后与宋军战,死于阵前,谥桓勇。
傣语音译,意为“剩余的田”。系指解放前云南西双版纳傣族地区村社按户平均分配后余下土地,其中也包括离寨的社员交回的份地。多租给寨内劳力较强的单户耕种,也有租给外寨人耕种的,由村社负责收租,租金用于村寨公
见“一公城”(1页)。
?—1661清初大臣。满洲镶白旗人。姓富察氏。世居纳殷。莽吉图孙。初随清太宗皇太极征伐,由护军校授兵部理事官。后金天聪九年(1635),随副都统巴奇兰征黑龙江,获胜。清崇德三年(1638),擢秘书院学
吐谷浑之省称。见“吐谷浑” (766页)。
?—1792清代武官。索伦人。姓都拉尔氏。隶呼伦贝尔正红旗。乾隆五十六年(1791),以骁骑校委参领从征廓尔喀,英勇作战,赐号库齐特巴图鲁。次年,凯旋归,卒于军。
明清时四川土司名。明永乐五年(1407)置。司治今阿坝州理县杂谷脑。管辖藏民和今茂县曲谷(“后番”)、雅都(“新番”)、维城(“旧番”)等地羌民。相传其先世为吐蕃维州刺史悉坦谋。唐大和五年(831),
即“玛纳斯”(952页)。
西夏宗室。党项羌族。越王李仁友孙,襄宗※李安全世子。夏应天四年(1209),蒙古成吉思汗率大军攻入西夏,襄宗安全遣其为主帅,以大都督府令公高逸副之,督兵5万御之,大败,高逸被擒杀。皇建二年(1211)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正统(1436—1449)后设。《满洲源流考》将该卫与永乐五年(1407)正月所设甫里河卫改作佛林、佛林河卫。
封爵名。南朝宋元嘉八年(431),吐谷浑王慕璝大败夏军,擒赫连定,灭夏国,占有西秦原领地陇西。翌年,受宋文帝刘义隆封为陇西王。十五年(438),吐谷浑王慕利延亦自刘宋得此封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