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赫哲语

赫哲语

我国赫哲族使用的语言。属阿尔泰语系满一通古斯语族。由于赫哲语既有满语支语言的特点又有通古斯语支语言的特点,因此研究者对赫哲语属于哪个语支有不同的意见。早期的分类法把赫哲与满等语言划为满语支,较新的分类法把赫哲与埃文基等语言划分为通古斯语支,但属于与埃文基等语言不同的次语支,即黑龙江次语支(又称那乃次语支)。还有一种分类法把赫哲语等语言划为与满语等语言(西语群)、埃文基语等语言(北语群)相并列的独立一支(东语群)。同意上述第二种分类法的人较多。赫哲语分布在黑龙江省同江市的街津口、八岔两个民族乡,饶河县西林子乡四排村。赫哲族有1400余人(1982),但只有五、六十岁以上的人还能讲本民族语言。分奇楞方言(在街津口、四排)和赫真方言(在八岔)。方言之间差别大,彼此不能通话。在国外和赫哲族自称相同、语言近似的有俄罗斯境内的那乃语。赫哲族没有本民族文字,通用汉语。赫哲语有7个元音,28个辅音。元音不分长短,复元音多。有不大严整的元音和谐律。既有软腭塞音、擦音,也有小舌塞音、擦音;既有齿龈擦音,也有舌尖擦音。另外,在一些词里仍保留着一些同女真语相一致而与满语不一致的语音现象。上述这些现象接近满语支语言的特点。有7个格,有人称领属范畴和反身领属范畴(缺复数第一人称“咱们”的领属附加成分)。动词有人称形式。这些现象接近通古斯语支语言的特点。句子结构的成分比较固定,主语位于谓语之前,修饰语位于被修饰语之前,宾语、补语位于动词谓语前。在主从复句中多用人称副动词和带有格附加成分的形动词作从句的谓语,并以此与主句相连。在词汇中同满语支语言相近的词占有较大的比例。表示渔猎生产活动的词语丰富。在词根后粘附构词附加成分以及词素与词素按照一定规则合成都是构词的重要方式。

猜你喜欢

  • 后唐少帝

    见“李从厚”(1027页)。

  • 北周静帝

    见“宇文衍”(896页)。

  • 马架子房。赫哲语音译。流行于今黑龙江省三江平原赫哲族地区。马架子房本为汉族旧时的一种简陋住屋。分布松花江中游的赫哲人在300年前已有居屋,但黑龙江下游和乌苏里江流域的赫哲人至19世纪末,才较普遍地住马

  • 平定粤匪纪略

    书名。清军镇压太平天国农民革命纪事。亦名《平定粤寇纪略》或《荡平发逆图说》。18卷。清杜文澜(1815—1881,字小舫,秀水,今浙江嘉兴人,汉族)撰。作者奉湖广总督之命,据各地奏报、清廷谕旨、邸报及

  • 喜惹桑布

    明末清初青海地区藏传佛教活佛。即塔尔寺阿嘉呼图克图一世。“阿嘉”藏语意为“父亲”。传说为宗喀巴父亲的转世,故称。出生于青海塔尔寺阿昌地方。曾获塔尔寺“格西”学位。康熙二十五年(1686),任塔尔寺堪布

  • 凡利

    见“斡里”(2424页)。

  • 蜡匝簇

    明代藏区部落名。属松藩卫,在今四川松潘西北境。洪武十四年(1381),明朝在其地置蜡匝族长官司,任命当地部落首领充长官,管理族部事务。详见“蜡匝簇长官司”(2452页)。

  • 温迪罕移室懑

    ?—1161金将领。女真族。温迪罕氏。速频路(治所在双城子南)屯懑欢春人,徙居上京(今黑龙江阿城)忽论失懒。世袭谋克术辇弟。善骑射,力过人。皇统(1141—1149)初,袭兄谋克。积战功,为洮州刺史。

  • 何遗

    越人。后仕汉,受封驰义侯。元鼎五年(前112)秋,汉武帝兴师伐南越,受诏发夜郎兵下牂牁江会番禺,佐伏波将军路博德、楼船将军杨仆平南越,因且兰君不愿出兵远行,与其众反,故未能率兵甲抵番禺伐越。后南越平,

  • 长白山

    山名。辽、吉、黑三省东部和中朝边境东北部山地的总称。满语称“果尔敏商坚阿怜”,一作“果勒敏珊延阿林”。包括完达山、老爷岭、张广才岭、吉林哈达岭等。古称不咸山、盖马大山、从(徒)太山、太白山、白山等,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