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贝阔

贝阔

体育游戏的一种。达斡尔语音译,意为尖端弯曲的木棒。亦作“波依阔”。又名“曲棍球”。达斡尔族民间占首位的传统体育运动和游戏。本意指下端弯曲、长约三尺、以弯头细柞木制的球棍,因以击球,被用作此项体育游戏名。球称“朴列”,多以杏树根或牛毛毡制成,大小与网球相似。每年农历一二月为打曲棍球盛季,从10岁少年到中年男子普遍爱好。游戏时,人分两队,每队少则4—5人,多则10余人,双方人数相等。有简单和正规两种打法,前者找一长方形旷地作球场,中间划一线,将球击入对方界内即为胜。后者要在球场两端各置球门一,设守门员1人或2人,其余队员分前锋和后卫,以球击入对方球门为胜,多在村屯或氏族举行重大集会时进行。有时比赛在夜间,更具特色:若用木制球,将球挖空,塞入易燃松脂;如用牛毛毡球,将其以油浸透;开赛时将球点燃,在黑暗中打得火球穿梭似地往返。此种比赛,双方兴趣不在射门,而在以打着火球不停地滚动为乐。比赛规定:球棍一律只能从右侧击出,不得用球棍打人,以保证参加者的安全。此游戏起源甚早,唐代的渤海人,辽金时的契丹和女真人,元代的蒙古人之※击球(打球)或击鞠,与其极相似,不同的只是骑马奔驰击球。达斡尔族流行的“贝阔”,与现代曲棍球有许多相近之处,故今内蒙古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被誉为“曲棍球之乡”,每年春节都要举行“贝阔”比赛。

猜你喜欢

  • 刀奉汉

    明代云南大侯(南甸)傣族首领。宣德四年(1429),任大侯州(治今云南云县)知州。以大侯民复业者多,岁纳差发银250两。湾甸、镇康二长官民少,岁各纳百两。永乐(1403—1424)中,俱升为州,奏请援

  • 西夏须知

    书名。1卷。宋刘温润撰,已佚。本书为内殿承制,鄜延都监刘温润守延州时编录西夏境内杂事,凡15条目。清代已非全帙。晁公武《郡斋读书志》、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尤袤《遂初堂书目》、郑樵《通志·艺文略》、

  • 安集延人

    清代汉籍文献对自浩罕赴新疆贸易的乌兹别克人的通称。又称“安集延回民”、“安集延回子”。其人大都于伊犁、喀什噶尔(今喀什)、乌什、叶尔羌(今莎车)等地经营茶叶、大黄、丝织品、玉石、珠宝、皮张等的贩运。先

  • 贺什格巴图

    1849—1915清末蒙古族诗人。内蒙古伊克昭盟乌审旗沙尔里克苏木人。牧民拉卜杰子。19岁前在村塾学蒙文,通过自学,通晓汉文、藏文。20岁在巴拉珠尔公手下当书吏,因同情“独贵龙”运动,写诗赞美,受牵连

  • 哀册

    悼念皇帝或皇后的哀辞石刻。亦称“哀册文”。随死者埋入陵墓中。正方形,长、宽各约125厘米、厚约30厘米左右的两块石刻,重叠一起,称一合。上面一块称册盖,类似于书的封面,多呈盝顶形,台面中央刻写哀册题名

  • 羌戈大战

    羌族神话史诗。羌族民间古歌《祭祀歌》中的一部唱段。分为序歌;羊皮鼓的来历;大雪山的来源;羌戈相遇;找寻神牛;羌戈大战;重建家园,共7部分。内容记述远古时羌族祖先的一支流亡到岷江上游,同原居该地的戈基人

  • 康僧会

    ?—280三国时期佛教译经师。祖籍康居,世家天竺。后因父从商移住交趾。10余岁时,因父母双亡,被迫出家。为人弘雅,有识量。又笃志好学,明解三藏,博通六经,熟知天文图纬。时值孙权雄据江南,而佛教未行,欲

  • 苏宏

    亦作苏弘。越人。原为南越国校尉司马。元鼎五年(前112),南越王赵建德、丞相吕嘉反汉。武帝遣伏波将军路博德、楼船将军杨仆帅师征伐南越。率越部属降汉,以原官隶汉伏波将军路博德。后因擒获南越王赵建德有功,

  • 道童

    ?—1358元朝大臣。字石岩。高昌畏兀儿人。尤工大字,能作双钩书。以世胄入官,授直省舍人,迁监察御史,出为广东山南等路廉访司佥事,后任信州路总管,移平江。革征输之弊,令大小户齐纳粮无二,以善政称。至正

  • 重庆寺

    召庙名。位于内蒙古巴林右旗洪格尔苏木南60华里处,故俗称洪格尔庙。康熙五十年(1711)兴建。为西大庙分庙。有殿舍100余间,为汉、藏型混合式建筑。寺内喇嘛最盛时达500人。由活佛任住持,另有两名呼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