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罴
晋代吐谷浑王。姓吐谷浑氏。※视连长子。太元十五年(390),父卒,嗣立。史称其“性英果,有雄略”,吸收汉族文化,广纳秦陇一带汉族士人,增设司马、博士等官职。厉兵秣马,拥兵2万,欲出击秦、陇、沙、凉,称雄西北一隅。因拒接受西秦王乞伏乾归授予的沙州牧、白兰王封号,与西秦结怨,遭攻击。隆安二年(398),为西秦将乞伏益州等败于度周川(今甘肃岷县西南),退保白兰(今青海都兰、巴隆一带),遣使谢罪请和,以子宕岂为质。乾归以宗女相嫁,加以笼络。隆安四年(400)卒,子树洛干幼,弟乌纥堤嗣立。
晋代吐谷浑王。姓吐谷浑氏。※视连长子。太元十五年(390),父卒,嗣立。史称其“性英果,有雄略”,吸收汉族文化,广纳秦陇一带汉族士人,增设司马、博士等官职。厉兵秣马,拥兵2万,欲出击秦、陇、沙、凉,称雄西北一隅。因拒接受西秦王乞伏乾归授予的沙州牧、白兰王封号,与西秦结怨,遭攻击。隆安二年(398),为西秦将乞伏益州等败于度周川(今甘肃岷县西南),退保白兰(今青海都兰、巴隆一带),遣使谢罪请和,以子宕岂为质。乾归以宗女相嫁,加以笼络。隆安四年(400)卒,子树洛干幼,弟乌纥堤嗣立。
元代碑刻。立于元至正二十一年(1361)。碑文两面:一面汉文,一面回鹘文。碑文记载自西夏灭亡至元末130余年间,在元朝任官职的唐兀氏(西夏党项人)家族历经6世共13人的官职、世系及其活动。该碑于明代被
斡亦剌部石碑。又称蒙哥汗碑。斡亦剌部驸马八立托(※忽都合别乞孙,※脱劣勒赤次子)为刻写向元宪宗蒙哥汗祝寿祷文而建。1953年,在今蒙古国库苏古尔省阿尔布拉格县第三巴格属德勒格尔汗山南、德勒格尔河北岸阿
契丹部族名。辽圣宗时(982—1031)以所俘敌烈族民户所置,为圣宗34部之一。其部民原为契丹皇族诸宫卫奴隶,后户口蕃息,圣宗释免奴隶,置部,从而取得平民地位。设节度使统领,隶北府。部族军属乌古敌烈统
清与明朝的重要战役之一。天聪五年(崇祯四年,1631),清军攻战大凌河之后,明与清在辽西的战局较长时间处于相持状态。清军徘徊于锦州、右屯卫之间,而在其他方向却颇有进展,臣服朝鲜,进兵蒙古,铲除后顾之忧
书名。一称“四卫拉特史”。卫拉特蒙古和硕特部诺颜巴图尔乌巴什丘缅著。原著为托忒文。成书于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书中叙述卫拉特各部源流、皈依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经过、喀尔喀乌巴什珲台吉攻掠卫拉特
清内蒙古诸旗之一。在今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东部。牧地在西林河(今锡林郭勒)畔,约当今锡林浩特市(原阿巴哈纳尔旗)。元属上都路,明为成吉思汗弟别里古台后裔住地,至诺密特默克图,始名所部日阿巴哈纳尔。役
古代东海沿海地区少数民族以葛纤维织成之布。《汉书·地理志》颜师古注:“卉服,絺葛之属”。孔颖达《尚书正义》也说:“卉服,葛越也,南方布名,用葛为之。”
我国自称桑孔的哈尼族使用的一种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县境内的部分村寨,使用人口约2000左右。以景洪县的桑孔语为例。语音特点:有24个单辅音。塞音、塞擦
地名。苗语,意为“木佬田”,“凯”指木佬人,“里”即“田”。元代始置凯里安抚司。明洪武十四年(1381),置清平堡,二十二年,升为长官司,属平越卫。二十三年,隶清平卫。成化十二年(1476),置安宁宣
清文学家。山东益都(今青州市)人。回族。著有《四松斋集》1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