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平
郡名。东汉建安(196—220)中,分金城郡置。治所在西都县(今青海西宁市)。辖境相当今青海湟源、乐都间湟水流域。北魏废。隋大业(605—618)初,改鄯州置,治所在湟水县(今青海乐都县)。唐武德二年(619)改为鄯州。天宝(742—756)初,复为西平郡。乾元元年(758)又改为鄯州。晋太康年间,鲜卑慕容氏吐谷浑率部自辽东西迁,据有该地,其后裔遂以吐谷浑为姓氏、族称,并建※吐谷浑国,世居其地。
郡名。东汉建安(196—220)中,分金城郡置。治所在西都县(今青海西宁市)。辖境相当今青海湟源、乐都间湟水流域。北魏废。隋大业(605—618)初,改鄯州置,治所在湟水县(今青海乐都县)。唐武德二年(619)改为鄯州。天宝(742—756)初,复为西平郡。乾元元年(758)又改为鄯州。晋太康年间,鲜卑慕容氏吐谷浑率部自辽东西迁,据有该地,其后裔遂以吐谷浑为姓氏、族称,并建※吐谷浑国,世居其地。
东汉时鲜卑首领,大都护。光武帝建武二十五年(公元49年),在汉朝联络鲜卑打击北匈奴政策的诱使下,向汉辽东太守祭彤请求效力,受命袭击北匈奴左伊育訾部,斩首二千余级。其后,连岁出兵攻击北匈奴,持所斩获首级
袁世凯政府为维护蒙古封建秩序,笼络蒙古王公贵族,争取蒙古王公拥护而采取的安抚措施。先有蒙古王公那彦图等拟定对蒙古王公贵族和喇嘛活佛待遇11条,呈送袁世凯,经民国政府参议院讨论,删除2条,保留9条,通过
解放前云南省澜沧县拉祜族地区计算长度的单位,见“带鲁”(1607页)。
赵武灵王时(前326—前299年在位)修筑。东起今河北省西北部蔚县,经山西雁北地区,向北入内蒙古的兴和、察右前旗,傍阴山南麓西行,沿集宁、卓资山、呼和浩特、包头等北部大青山南坡脚下,西北行,经乌拉特前
清代东北封禁地区界线。俗称柳条边、条子边、柳墙等。满族贵族夺得全国政权后,把盛京、吉林辖境部分地区视为“祖宗肇兴”之地。为保护“龙兴重地”,以固“根本”,严禁关内汉族等居民进入打猎、耕垦、采挖人参。同
?—638唐朝突厥族将领。又作史大柰。阿史那氏。原任西突厥特勤。隋大业七年(611),随西突厥泥撅处罗可汗投隋。次年,从炀帝征高丽,以功授金紫光禄大夫。闻李渊起兵太原,率部归附,与柴绍联兵大败隋将桑显
507—531北魏皇帝。528—531年在位。鲜卑元氏(拓跋氏)。献文帝※拓跋弘孙,彭城王元勰第三子。孝明帝初,以父有鲁阳卫拥之功,封武城县开国公。幼侍孝明帝于禁内,深受亲信。孝昌二年(526),进封
金代户类之一。即“官户”(1531页)。
元朝乘驿之凭证。又称圆符。有金、银两种。专为军情大事而设。元代驿传一般公事差遣凭※铺马圣旨乘驿,“遇军务之急,则又以金字圆符为信,银字者次之”。(《元史·兵志四·站赤》)由朝廷铸造,由典瑞院执掌,不经
?—469北魏大臣。先世为素和氏,后改今姓。少有操行,善射御。初为三郎,转羽林中郎。向以恭勤著称。赐爵东阳子。封奋武将军。文成帝拓跋濬(452—465)初年,迁尚书,加散骑常侍,晋爵平昌公,拜安南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