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西宁东关清真寺

西宁东关清真寺

中国伊斯兰教古寺。在青海省西宁市东门外。俗称东大寺。与西安化觉巷清真寺、兰州桥门街清真寺、新疆喀什艾提卡尔清真寺并称为中国西北四大古寺。据传始建于明洪武年间(1368—1398),由沐英等创修。经明、清及民国时期,多次改建和增修。总面积约13000平方米,为青海省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寺院。是西宁10余万穆斯林之宗教活动中心。进寺前三门,是数十级花岗石。阶台上是一大四小圆拱式五个寺门,门南北两侧为“邦克楼”(即唤醒楼)对峙,高达17.5米,巍峨壮观,具有浓厚的阿拉伯建筑风格。后院为大殿,雄伟宽阔,面积为1,136平方米,可容3千教众礼拜。为国内所少见。其外形以“凤凰单展翅”,采用“两脊一卷”的殿顶结构,乃中国宫殿形式。大殿脊顶中竖3尊镀金宝鼎,乃拉卜楞寺僧众所赠,为回、藏人民友好之象征。前面斜林圆卷、方材混合,彩檐画栋,为伊斯兰教寺院之独特风格。两侧大楼为“五转七”式(看似五间外转七间)、内外精雕细刻。寺内重点建筑及注目之处,皆有砖刻之佳作,其中大殿两侧的雕栏砖砌八扇屏,上刻古典图案和各种花草,乃回族砖雕艺术之精品。原藏有碑石十几座,乃珍贵之文物资料,多遭毁,今存3座。青海省伊斯兰教协会即设于此。

猜你喜欢

  • 保宁王

    元朝封爵。为诸王第二等级封号之一,授螭纽金印。至顺二年(1331),斡即受封。

  • 三大罗

    突厥汗国官号。意谓“肥粗者”。《通典·突厥上》:初,突厥官号,“凡有十等,或以形体,或以老少,或以颜色须发,或以酒肉,或以兽名。”其“肥粗者谓之三大罗。大罗便,酒器也,似角而粗短。体貌似之,故以为号。

  • 科尔沁部

    蒙古部名。明代又译作好儿趁。明洪熙年间(1425),成吉思汗弟哈布图哈萨尔(合撒儿)十四世孙奎蒙古塔斯哈喇遭厄鲁特部侵袭,徙居嫩江依兀良哈,因同族有阿噜科尔沁,故称所部为嫩科尔沁以区别之。初与札赉特、

  • 台江县

    县名。位于贵州东南部。为苗族聚居区。唐时置陁隆县,隶应州。宋属绍庆府所领诸羁縻州东部地区。元为思州安抚司与新添葛蛮安抚司交错地带。明始称台拱寨。清雍正十一年(1733),置台拱厅。民国三年(1914)

  • 府户

    见“军户”(925页)。

  • 罗卧泼

    部分彝族的自称。他称拉乌。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弥勒、镇沅、祥云、西畴、罗平、金平、元阳等县。详见“彝族”(2594页)。

  • 西北民报

    民国时期西北边防督办公署在内蒙古创办的机关报。1925年,西北边防督办冯玉祥,委托共产党人蒋听松创办。社址设在包头东河区西阁外北头振业里。初期为石印,后改铅印。每日出版对开一张,4版,刊登国内外大事,

  • 森巴侵藏战争

    1841年春,占领了拉达克和克什米尔的道格拉(藏人称之为森巴)王室古朗普·辛格,在英国东印度公司默许下,为霸占盛产优质山羊细绒的阿里地区,以3千多兵力发动侵藏战争,分左中右三路从班公湖、狮泉河谷和象泉

  • 爱孜木

    清代新疆维吾尔族爱国者。喀什噶尔(今喀什)人。原任温巴什(什户长)。清咸丰五年(1855)六月,浩罕玉散和卓依善纠集小股歹徒,企图窜犯喀什噶尔,策动叛乱。途经阿斯图阿尔图什庄时,他设计将其稳住,深夜将

  • 乌思藏宣慰司

    参见“乌思藏纳里速古鲁孙等三路宣慰使司”(35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