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丛
蜀王名。《华阳国志·蜀志》载:“周失纲纪,蜀先称王。有蜀侯蚕丛,其目纵,始称王。”约在春秋之世,蜀人首领第一称王者。《蜀王本纪》云:“蚕丛始居岷山石室中”。传说其衣青衣,教民蚕桑。继其王位者先后有柏灌、鱼凫等。近人有谓为蜀人氏族名。
蜀王名。《华阳国志·蜀志》载:“周失纲纪,蜀先称王。有蜀侯蚕丛,其目纵,始称王。”约在春秋之世,蜀人首领第一称王者。《蜀王本纪》云:“蚕丛始居岷山石室中”。传说其衣青衣,教民蚕桑。继其王位者先后有柏灌、鱼凫等。近人有谓为蜀人氏族名。
文集名。一名《李文饶文集》,又名《李卫公文集》。唐李德裕(787—850)撰。20卷,别集10卷,外集4卷。德裕字文饶,赵郡(治今河北赵县)人。宰相李吉甫子。以荫补校书郎,迁监察御史。武宗时,任门下侍
?—553东魏、北齐官员。字善集。河南洛阳人。鲜卑元氏。魏献文帝※拓跋弘曾孙,高阳王※元雍孙,太常卿元泰之子。少袭祖爵,历位侍中、尚书左仆射。英仪貌、性宽和,居官谨慎,颇为齐文襄帝高澄爱赏。齐天保(5
犁杖的一种。旧时今内蒙古、黑龙江省境内从事农业生产的达斡尔人,耕地使用一种笨重的※硬杆犁”,犁出的地深浅不匀,垄不直。在汉族影响下,20世纪20年代卧犁传入。由于其套马牵引,犁辕较短,轻便灵活,耕地深
中国伊斯兰教寺院。俗名北寺。在山东临清市西、卫河东岸先锋桥畔。始建于明初。嘉靖四十三年(1564)重修。历经明清屡加修缮。今存大门、西南讲堂、北讲堂、望月楼、大殿(礼拜堂)、穿厅楼、沐浴室、后门等建筑
见“术哲达鲁虢部” (491页)。
地名。位于西藏自治区那曲河北岸之索曲河流域。东邻丁青县,南接比如县,西连班戈县,北倚巴青县。原为索宗。为内地入藏之重要中间站,元代为乌思藏和朵甘思两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的交界处,设有大驿站。1959年改称
海南岛黎族一种原始的水田耕作方法。据《黎岐纪闻》载,清道光年间(1821—1850)一些黎族地区仍“不识耕种法,亦无外间农具。春耕时,用群牛践地,践成泥,撒种其上”。解放前许多黎族村寨在耕作深土田或水
1437—1466明代蒙古可汗。名脱思(脱谷思)。孛儿只斤氏。岱总汗※脱脱不花长子。景泰三年(1452),父被瓦刺领主也先击败后逃入兀良哈遇难,本人被外祖父沙不丹(彻不登)留下未杀。后被送至翁牛特部领
辽(契丹)与北宋“澶渊之盟”前的重要战役。“澶渊之盟”是契丹与北宋关系由战到和的转折点,盟前两国战争不断。自统和四年(986),宋太宗北伐失败后,宋由进攻转入防御,契丹军不时南下,至二十一年(1003
? —1777清代青海循化地区伊斯兰教新教首领。青海循化(今循化撒拉族自治县)人。撒拉族。出身平民。乾隆二十六年(1761),从师伊斯兰教新教哲赫林耶派首领马明心。二十七年,因受老教(花寺门宦)控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