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虎嵩山

虎嵩山

1880—1956

宁夏伊赫瓦尼教派著名阿訇。名镇林,字以行。宁夏同心人,回族。自幼从父学习“虎夫耶”教派教理,精通阿文、波斯文,兼长汉文。18岁起,改遵伊合瓦尼教派,1902年起,在同心传教,宣绎伊合瓦尼主张。力主遵经革俗,简化教仪,反对铺张及门宦特权,主张阿汉文化并重。1938年任吴忠中阿师范学校校长,鼓励学生学习自然科学,从事文体活动,注重提高回族文化水平,发展民族教育。并积极参加抗日活动,曾撰写阿文祈祷词,分发各寺诵读,因内容反日坚决而名传一时。对加强回汉、伊斯兰各派团结做了大量工作。著译有《穆民三字经读本》、《拜功之理》(与苏盛华合译)、《阿文文法基础课本》(两册)、《波斯文法精华》。1956年逝于平凉,葬于原籍。

猜你喜欢

  • 舍剌克炭台吉

    见“卜石兔”(19页)。

  • ①傣语音译,意为“田”,除泛指水田外,又是旧时西双版纳等傣族地区计算土地面积和交纳官租数额的单位名称。每“纳”约相当于四分之一市亩。 ②居住在云南省宁蒗彝族自治县永宁区和四川省盐源县左所区的纳西族自称

  • 皮火筒

    藏语称“克莫”,又称“批巴”。藏族日常炊事用鼓风皮囊。流行于西藏、青海、四川、云南等藏区。制法:将山羊皮和牛犊皮整张剥下,去毛,鞣制成革,成袋状,颈端束于直径约4—5分的铁筒上,扎紧四脚,使不漏气,尾

  • 花寺门宦

    中国伊斯兰教虎夫耶的分支门宦之一。又称“华寺派”、“花寺派”。因其所建清真寺砖刻木雕,玲珑巧绝、漆彩粉染、图案艳丽、故名为“花寺”。该派遂称“花寺门宦”。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与哲赫林耶(时称“新

  • 君基太一神

    契丹民族所信奉的一种福神。《辽史·国语解》释:“福神名。其神所临之国,君能建极,孚于上下,则治化升平,民享多福。”《太祖纪》载:辽太祖耶律阿保机九年(915),“君基太一神数见,诏图其像。”太一神源于

  • 刚徼

    古地名。纳西族先民摩沙夷聚居地。今云南丽江一带。《华阳国志·蜀志》:“县(定管县)在郡(越儁)西,渡泸水(今雅砻江),宾刚徼,曰摩沙夷”。定笮县(今盐源、盐边一带)以西,渡泸水可直至“刚徼”。

  • 铁山僚

    僚人的一支。南北朝时分布在梁州铁山(陕西勉县)一带。以居地为族称。北周保定二年(562),合族举兵,抄断汉江上游,截断驿道。隆州总管陆腾等讨之,乘僚人无备,连拔3城,其族首领被杀,3000余人被俘,余

  • 道孚

    地名。亦作道坞。东界丹巴,东南接康定,西临瞻对,北抵炉霍。为孔撒、麻书、明正、甘孜、章谷土司属地交界处,分别受各土司管辖,系一插花地。光绪三十四年(1908),赵尔丰督兵赴德格,道经该地,归附。嗣因耶

  • 鄂宝

    ?—1787清朝大臣。满洲镶黄旗人。鄂谟托氏。西安将军西柱之子。初自官学生授内阁中书,迁户部员外郎。乾隆十六年(1751),授奉天府尹。二十年(1755),署广西巡抚。三十一年(1766)后,历湖北、

  • 润黎

    汉语称“本地黎”。黎族一支系。主要分布在海南岛白沙县境。以农业为生,农作物主要有稻米、玉米、薯类,解放前园艺极不发达。手工业有纺织、编织、制陶等。过去男子服饰极简单,下身仅围一块腰布,也有穿上衣和裤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