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蒙汉分治

蒙汉分治

清后期统治蒙古的一种政策、措施。清政府原在蒙古地区实行封禁政策,严禁汉民前往耕种定居,后因蒙古王公私自招流民开垦,既成事实,至晚期复因实行“新政”,大量放垦,汉民留居蒙地者日多,乃在汉民集中地区,割旗地以置府、厅、州、县,实行“蒙汉分治”,实行旗县并存,以旗辖蒙,以县管汉的局面。由于旗县交错,机构重叠,彼此侵权攘地,纠纷不断,流弊甚多。后复演变为新设道、府、州、县兼有辖治蒙民、蒙地的权力。如洮昌道,除辖洮南、昌图两府各州县外,还兼管科尔沁六旗事务;光绪三年(1877)设置的奉化、怀德、康平等县,均有兼管境内蒙民的职权。蒙汉分治的结果,使一些盟旗的辖境大为缩小,有的旗则因土地被析出置县而名存实亡。

猜你喜欢

  • 统军

    官名。唐置,唐中期于禁军之6军中各置1人任之,位在大将军之下。西夏建国初于十二监军司内设之,以党项贵戚豪右领其职,分正、副。高一级称都统军。金代亦置统军司,督领军马,有统军使,副统军等官。

  • 大昌勃价

    渤海国宗王。高王※大祚荣子,武王大武艺弟。唐开元十三年(725),奉武王命朝唐,被唐封为左威卫员外将军,留侍宿卫。越一年,改封襄平县开国男,遣返渤海。

  • 拜秧节

    参见“牛皇节”(358页)。

  • 万户都护

    吐蕃在河陇占领区设置的官职。藏文写作“nang rje po”。其意解释不一。藏文直译为“内王”,故又有译为“内相”者;一说可能是“万户都护”或“州内万户长”。在敦煌藏文文献中多见任此职者。敦煌文献伯

  • 罕东卫

    明代西北羁縻卫之一。位于赤斤蒙古卫西南。汉为敦煌郡地。洪武三十年(1397)置,授其首领锁南吉剌思为指挥佥事。永乐元年(1403),偕兄答力袭进京朝觐,晋指挥使。自是,数遣使入贡。洪熙元年(1425)

  • 拓跋曜

    401—422北魏宗室。鲜卑拓跋氏。道武帝※拓跋珪子。天兴六年(403),封河南王。五岁时,曾射中雀于父前,及长,武艺绝人。与阳平王拓跋熙等并督诸军讲武,众咸服其勇。有7子,均任职受封。

  • 土木之役

    瓦剌与明朝间的战役之一。或称“土木之变”、“己巳之变”。瓦剌为蒙古族一支,经过马哈木、脱懽时期发展,至也先即位后,势力所及西起中亚,东接朝鲜,北连西伯利亚南端,南临长城。既与明廷通贡互市,又伺机发动军

  • 南凉景王

    见“秃发傉檀”(1084页)。

  • 河中地

    西域古地名。指中亚阿姆河与锡尔河之间的地区。又称河间地带。简称河中。阿拉伯语谓之“马瓦拉痕那儿”,意为“河以外的地方”,即阿姆河北诸地。

  • 丁册

    见“比丁”(18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