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巂诏
唐代西洱河地区小王国名。为八诏之一。地域最大。其王巂辅首卒,无子,弟佉阳照立,卒,子照原立,后丧明,子原罗质于南诏(蒙舍诏)。南诏第四世王蒙归义(皮逻阁,728—748年在位)密有兼吞之意,归还原罗,部众立原罗为王。居数月,蒙归义遣人杀照原,驱逐原罗,于开元二十五年(737)前,并有其地。
唐代西洱河地区小王国名。为八诏之一。地域最大。其王巂辅首卒,无子,弟佉阳照立,卒,子照原立,后丧明,子原罗质于南诏(蒙舍诏)。南诏第四世王蒙归义(皮逻阁,728—748年在位)密有兼吞之意,归还原罗,部众立原罗为王。居数月,蒙归义遣人杀照原,驱逐原罗,于开元二十五年(737)前,并有其地。
蒙文史籍中指蒙古及其周围地区的民族或国家。亦译作五色国或五色四裔。一说出自佛教的“五方色”,指东方黄,南方赤,西方白,北方黑,中央青。※《大黄史》等书称,五色者,青蒙古,白高丽,黄回回,红汉人,黑西藏
中国共产党在归绥组织的一支蒙汉抗日游击队。1938年6月,中共党员杨植霖在归绥城(今内蒙古呼和浩特)西什报气家乡筹集部分武器组织规模较小的游击队,后扩大为“抗日团”,并与高风英等组织的蒙汉农民游击队联
?—1643清宗室。满族。爱新觉罗氏。和硕礼亲王代善之孙,颖毅亲王萨哈廉之长子。初袭郡王爵。崇德三年(1638),从征喀尔喀蒙古。五年,同济尔哈朗驻义州,迎来归蒙古多罗特部降众,击溃明松山、杏山之军。
契丹语,一地方单位名称。为辽穆宗※延昌宫下之一抹里。
云南大理古代文化遗址。指1938—1940年考古学家吴金鼎在洱海之西和苍山半坡上发掘的居民遗址和遗物。其发掘的文化范围从新石器文化到南诏、大理国遗址,但后人主要指新石器文化遗址,即所称佛顶甲址、佛顶乙
敦煌吐蕃壁画名。又称吐蕃赞普礼佛图。在敦煌159号石窟内,位于东壁南侧。为彩色壁画,画于781—848年吐蕃占领敦煌之际。此图是《维摩诘变》大型壁画中的一部分,在维摩诘左侧帐下,画有以吐蕃赞普领先的听
清代后藏地方官员。藏族。光绪十八年(1892),充当东科尔。次年升任七品噶厦小仲译。二十五年(1899),升六品仁木营官。三十年(1904),晋升五品昔孜营官。谙熟营务,干练有为。三十三年(1907)
西域古国名。王治疏勒城(今新疆喀什)。西汉武帝(前141—前87年在位)时有户1500余,口18600余,兵2000。国王之下设疏勒侯、击胡侯、辅国侯、都尉、左右将、左右骑君、左右译长各1人。居民从事
汉语意译。黎语称“纹茂”,意为“家族”;一般又称“翁堂打”、“翁堂沃工”,即“大家的田”、“大家一起做工”之意。解放前海南岛保亭、乐东、白沙3县交界的黎族地区保留的一种原始家族公社残余组织。解放前夕人
元末明初藏传佛教噶玛噶举派名僧。又名三剌喇嘛、海喇嘛。全称海喇嘛桑杰扎西,清代文献译作“桑儿加查实”。藏族。西藏山南卓垅地区人。早年离家至青海湖海心山长期修行,遂有“海喇嘛”之称。后率族迁居碾伯南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