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力克
见“明里也赤哥”(1407页)。
见“明里也赤哥”(1407页)。
“差岗”,藏语音译,意为“支差的单位”。“差岗地”指旧时西藏地方政府在官家、贵族、寺院三大领主领地内划定的征收租赋差役的份地。一份差岗地的面积一般是在三四十※克()至五
即“完颜永中”(1150页)。
清代地名。位于喀尔喀札萨克图汗部中右翼末旗东(今蒙古巴彦乌拉南)。地因山得名。土地肥沃,牧草丰茂。康熙(1662—1722)末年,清朝政府与准噶尔部关系恶化,清军为防备策妄阿拉布坦派兵袭击,于其地筑城
见“仡僚”(571页),“仡佬族”(572页)。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亦作。正统(1436—1449)后设。《满洲源流考》将此卫与永乐五年(1407)正月所设兀的河卫均改作乌登河卫。
彝语音译。旧时四川凉山雷波一带彝族对安家奴隶的称谓。等级地位同于※阿图阿加。住在主子周围,领种一份耕食地,每年用三分之一时间为主子劳动。子女要被抽一、两个做单身奴隶或陪嫁丫头,经主子配婚安家后,仍为马
即“入八分镇国公”(34页)、“入八分辅国公”(34页)。
清代西藏门隅地区行政区划之一。亦作“塔巴八部”。位于西藏山南地区东南部、门隅西部。※《君民世系起源明灯》载,9世纪初,叶尔巴拉隆贝吉多吉弑达玛赞普后,其兄弟嘎瓦·秋多吉逃亡至此“统治百姓”,设“有管理
见“张承奉”(1181页)。
书名。丁谦撰。1卷。《辽史》不立外国传,外国国名杂载于部族、属国二表,百官志、兵卫志,尤以百官志所列王府甚多,既乏纪序,亦易有所缺略。作者因就上述表、志记载,广搜有关资料,勤加考证,力求注明今地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