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董山

董山

约1417—1467

明建州左卫著名首领。又名童仓,充善。女真族。爱新觉罗氏。建州左卫右都督※猛哥帖木儿幼子,清太祖※努尔哈赤五世祖。明宣德八年(1433),父兄被杨木答兀及七姓女真所杀,本人被掠,经毛怜卫指挥哈儿秃努力,被赎归。20岁,在部众支持下与叔凡察争掌左卫事。正统二年(1437),赴京朝贡,向明朝奏父兄被杀事,授建州左卫指挥使。五年(1440),与凡察率部分属人约300余户移居佟佳江(今浑江)和苏子河上游一带,晋都督佥事。七年,明廷析建州左卫,增设建州右卫。与凡察皆晋职都督同知,以旧印掌左卫事,凡察以新印掌右卫事。承父之志,忠于明廷,屡进京朝贡,呈报卫事。景泰元年(1450),因蒙古脱脱不花进攻,翌年率部逃往兀刺山瓮村一带(今辽宁省桓仁县境)。天顺二年(1458),袭父职晋右都督。次年,擢左都督。八年(1464),请准在抚顺开设马市,加强女真、汉族和蒙古族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为促进女真社会发展作出显著贡献。后因私交朝鲜,授中枢密使职,被明朝诘责,遂结毛怜、海西各部,集兵1万5千余,屡犯辽东,杀掠人畜。成化三年(1467),被召入朝,囚拘广宁(今辽宁省北镇),被杀。

猜你喜欢

  • 咱雅班第达

    1599—1662卫拉特蒙古喇嘛教首领、语言文字学家。博尔济吉特氏。原名乌和特隆归达赖,法名纳木喀嘉木措,别称车臣鄂木布、车臣绰尔济、拉让巴呼图克图等。明末卫拉特蒙古和硕特部诺颜控奎扎雅齐之孙,巴巴汗

  • 勐遮土千总

    明清云南车里宣慰使司所辖傣族土职。明宣德间(1426—1435),勐琏酋叭陇法之弟钪郎法因援勐涽有功,得食邑勐遮。传至刀细闷纳,于雍正间(1723—1735)随征普洱、思茅有功,授土守备职。卒,子召楠

  • 绍兴和议

    金、宋间重要和约。前后两次。皆在南宋高宗绍兴年间,故名。金继太宗灭北宋后,欲一举再灭南宋,未果。遭各地军民强烈反抗,主战名将岳飞、韩世忠、张浚等抗击尤为得力,阻金南下,收复失地。天会十三年(1135)

  • 巴儿忽

    蒙古“林木中百姓”(蒙古语称“槐因亦儿坚”,即森林诸部)之一部分。又作八剌忽、八儿忽、八里灰、巴儿浑、巴鲁忽歹、八立浑、八儿胡。唐初即以“拔也古”之名见于历史记载。蒙古诸部统一前,分布于贝加尔湖东北巴

  • 成汉中宗

    见“李寿”(1017页)。

  • 库普勒

    佤语音译。解放前云南西盟佤族地区对生活能维持自给的人家的称谓。即中等阶层。大多自种自食,不用靠借债或帮工维持生活,个别还收有养子。西盟佤族地区虽早已产生贫富分化,但迄至解放前夕仍不十分突出,故这一阶层

  • 火器营

    清代八旗兵种之一。以习火器的八旗官兵别立为营。 ①内火器营。康熙三十年(1691),京城设立火器营。从八旗满洲、蒙古每佐领下选取鸟枪护军3名、鸟枪马甲4名、炮甲1名,又选取驻京之东北打牲兵丁200余名

  • 马秀廷

    民国初年将领。字文仲。云南省陆良县(今属师宗县)人。回族。青年时期投军门吴远安部,屡立战功,由哨兵升管带军门。清光绪九年(1883),中法战争中率定远、镇远两军,同越南人民抗击法国侵略军。收复10余州

  • 李玝

    ?—347成汉宗室、东晋官员。略阳临渭(今甘肃秦安县东南)巴人。西晋末蜀地流民起义首领※李特孙,※李荡第五子,成汉君主※李雄侄。成汉玉衡十三年(323),随征东将军李寿攻阴平杨难敌,不克。十八年(32

  • 渠勒

    西域古国名。王治鞬都城(今新疆于田县克里雅河上游一带)。西汉武帝(前141—前87年在位)时,有户300余,口2000余,兵300。居民从事游牧。汉宣帝神爵三年(前59)始属西域都护。东汉三国时为于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