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高窟西夏文题记
西夏石窟题字。在23个洞窟中有45条题记,93行,551字。为西夏官员、僧人和游人所书。多为墨书,也有刻划文字。有发愿文、供养人榜题和巡礼题款等类型。有年款者4条。内容有供养行愿、朝山礼佛、念经诵咒、修窟造像、清理积沙等,涉及西夏佛教信仰、社会生活。
西夏石窟题字。在23个洞窟中有45条题记,93行,551字。为西夏官员、僧人和游人所书。多为墨书,也有刻划文字。有发愿文、供养人榜题和巡礼题款等类型。有年款者4条。内容有供养行愿、朝山礼佛、念经诵咒、修窟造像、清理积沙等,涉及西夏佛教信仰、社会生活。
参见“德昂族”(2520页)。
清代左部哈萨克(鄂尔图玉兹)英雄。又称卡班巴依巴图鲁卡班拜,本名艾孜巴查尔。“卡班巴伊”,意谓“野公猪”,以示其像“野公猪”一样勇猛。又称“达拉波孜”,意“雪青马”,含有出类拔萃、引人注目、瑕不掩瑜等
古道名。又作零关道、零官道、西夷道、洱海道。汉武帝(前141—前87在位)时,为加强中原与西南民族地区的联系,命司马相如筑,自今四川大渡河南岸通向西昌平原。《史记·司马相如列传》:“通灵关道,桥孙水(
辽道宗时大臣。契丹族。国舅少父房之后。咸雍年间入仕,为牌印郎君。大康三年(1077),为诬害皇太子耶律濬,受权臣枢密使耶律乙辛遣,向道宗伪供,诈称参预耶律撒剌等谋,欲立太子。致使太子被囚,受害。是年七
清代八旗成员所占有的田地。始于天命六年(1621),清太祖努尔哈赤在辽沈地区实行“计丁授田”,每一成年旗丁授田6垧。后继续推行此制,于顺治元年(1644)至康熙(1662—1722)初年,清政府先后进
清代云南车里宣慰使司辖下傣族土职。清雍正(1723—1735)间,刀国辅随征有功,授土千总。国辅死,子镇降承袭。1945年,刀盛珩死,族人王云代办司务。六顺土职,原为傣族,后为王溪东山汉人王氏取代。据
①都名。汉元鼎六年(前111)平南越后置。治所在今海南岛儋县西北,领至来、九龙二县,辖境为今海南岛西部地区。始元五年(前82)并入朱崖郡。隋大业三年(607),一说大业六年(610),析朱崖郡地复置,
金代授官或授封号的凭证。视品位高低而有不同的质地。亲王为红遍地云气翔鸾锦褾,金鸾五色罗15幅,宝装犀轴。一品官为红遍地云鹤锦褾,金云鹤五色罗14幅,犀轴。二品官和三品官红遍地龟莲锦褾,素五色绫12幅,
?—1743清朝将领。蒙古镶蓝旗人。姓乌朗罕济勒仙。世居科尔沁。康熙二十三年(1684),袭二等轻车都尉。后历任参领、满洲镶红旗副都统。雍正二年(1724),调蒙古镶红旗副都统。五年(1727),迁蒙
唐代南诏职官名。为军事组织府中所设武职差判官,系主将、副将下属,负责征调、训练乡兵的具体事务及管区行政。参见“南诏官制”(159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