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塘安抚司
土司名。明洪武五年(1372)置。隶四川播州宣慰使司。治所在今贵州瓮安县东北。宣德七年(1432),所属谷撒等41寨少数民族举众反明,为总兵陈怀征服。景泰三年(1452),臻、剖、五坌等地苗民与草塘、江渡苗民黄龙、韦保联合起义,后被王来等镇压。万历三十一年(1603)废。其地有苗、布依等族居住。
土司名。明洪武五年(1372)置。隶四川播州宣慰使司。治所在今贵州瓮安县东北。宣德七年(1432),所属谷撒等41寨少数民族举众反明,为总兵陈怀征服。景泰三年(1452),臻、剖、五坌等地苗民与草塘、江渡苗民黄龙、韦保联合起义,后被王来等镇压。万历三十一年(1603)废。其地有苗、布依等族居住。
见“张承奉”(1181页)。
见“地方台站”(678页)。
蒙古族传统运动项目。中国古代北方游牧、狩猎民族精于骑射,《史记·匈奴列传》载:匈奴“儿能骑羊,引弓射鸟鼠”。战国初,赵武灵王为防备匈奴南下,改革军制,提倡“胡服骑射”,军威大增。唐代诗人高适《营州歌》
?—1824清代西藏贵族。全称罗桑年扎纳木结。藏族。十世达赖喇嘛※楚臣嘉措之父。西康理塘内都那布村人。其子被确认为达赖喇嘛呼毕勒罕后,清朝按例封其为公爵。噶厦政府照例赐庄园、百姓,成为西藏大贵族之一,
清代青海藏族部落分支名。又称果洛、俄洛、郭罗克等。拉加寺以西积石山一带藏族部落专称。为古代西羌、吐蕃、蒙古等各族在长期相处中融合而成。初俱居住于大、小金川上游及三都昆仑河一带。清中叶后,因惧官军征讨,
元代地名、部名。又译憨哈纳思、合卜合纳思。地形类布囊,因以为名。位于谦河之源(前苏联叶尼塞河上游一支大叶尼塞河)。居民亦以地为名。太祖二年(1207,一说十三年),被成吉思汗长子术赤征服,并入蒙古国。
见“达赖汗”(729页)。
?—1731清朝大臣。满洲镶黄旗人。瓜尔佳氏。一等公※鳌拜之孙。康熙六十年(1721),袭一等阿思哈尼哈番(男爵)。雍正初年兼管佐领,升护军参领。五年(1727)十一月,授正蓝旗满洲副都统,兼管裕亲王
官名。清乾隆时(1736——1795)改四川松潘、懋功、杂谷脑等藏族聚居地区土守备为屯守备,以原番民土官或首领充任,又称土弁,准世袭,颁给图记和委牌。负责管理辖区内所有军民事务,并须听官府调发从征,有
见“女真进士题名碑”(14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