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苏四十三起义

苏四十三起义

清乾隆年间撒拉族、回族联合反清起义。又称“苏四十三事件”。是时吏治败坏,贪污成风,循化地区连年歉收,人民生活极端贫困。民族矛盾、阶级斗争日趋尖锐,加之乾隆二十六年(1761)以来,撒拉族内部伊斯兰教新教(哲赫林耶门宦)、老教(花寺门宦)派之间的斗争日趋激烈,清政府为维护其统治,实行“赦一剿一,以分其力”的政策,偏袒老教,镇压新教。二十七年,将新教创始人马明心(回族)驱逐出循化;二十八年,建立循化厅(治今青海循化撒拉族自治县),以加强统治;三十四年(1769),又以“重罪”发其首领※贺麻路乎(撒拉族)至新疆乌鲁木齐给官兵为奴;封闭新教清真寺等,使矛盾激化。四十六年(1781),新教群众在※苏四十三、※韩二个(均撒拉族)领导下,攻占老教众多村庄,控制大部分撒拉地族区。清陕甘总督勒尔谨派兰州知府杨士玑、河州协副将新柱率兵前往弹压,扬言“为老教作主”,“尽洗新教”,苏四十三等被迫举行反清起义,于三月十八日、十九日杀死新柱、杨士玑及所带官兵;二十一日攻占河州城(今甘肃临夏西南)。守城清军、官吏或死或逃。回、东乡等族人民也纷起响应,在战斗中韩二个中炮身亡。起义军发展至2千余人,进抵兰州西关,围城求释马明心。布政使王廷赞施缓兵之计,强令马明心登城“劝退”,计不得逞,遂杀马明心于城头,义军战士义愤填膺,大举攻城。清廷命阿桂率京师精兵、川兵等合围。起义军退守华林山,失利,六月,苏四十三壮烈牺牲。七月,清军放火焚山,退入华林寺死守的义军战士全部壮烈牺牲。

猜你喜欢

  • 那文毅公奏议

    书名。清那彦成撰。子容安辑。80卷。该书是作者任西宁办事大臣、喀什噶尔参赞大臣、直隶总督、户部侍郎、刑部尚书等职时的奏疏汇编。奏议始于嘉庆四年(1799),止于道光十一年(1831)。书中对张格尔叛乱

  • 亚谿

    藏语音译。意为“父家庄园”。西藏达赖喇嘛、班禅家族占有的庄园名。清政府对达赖喇嘛班禅直系亲属,例赐爵位和庄园。 自雍正七年(1729),封七世达赖喇嘛格桑嘉措之父索诺木达尔扎为“辅国公”,赐予庄园始,

  • 壮戏

    壮族民间戏曲艺术。流行于广西、云南壮族地区。用壮语演唱,说唱合一。分师公戏、北路壮戏、南路壮戏等种。师公戏亦名唱师,流行于广西河池、宜山、来宾、贵县、邕宁、武鸣等地。相传清同治间(1862—1874)

  • 六官

    古官名。①《周礼》以天官冢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马、秋官司寇、冬官司空分掌邦政,称“六官”或“六卿”。隋唐以后,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尚书,也统称六官。 ②西魏丞相鲜卑宇文泰于大统(535

  • 珍州

    古州名。唐贞观十六年(642),以夜郎开山洞置。治所在今贵州正安西北。天宝元年(742),改为※夜郎郡。乾元元年(758),复为珍州。元和三年(808),复置,旋废。北宋大观二年(1108),复置,移

  • 单于

    匈奴最高首领的称号。全称“撑犁孤涂单于”。“匈奴谓天为‘撑犁’,谓子为‘孤涂’,单于者,广大之貌也,言其象天单于。”(《汉书·匈奴传》)。姓挛鞮氏(又作虚连题)。自秦二世元年(前209)冒顿自立后,转

  • 聂苏泼

    部分彝族的自称名。亦作涅苏。彝语音译,意为“红色的人”。他称为红彝、罗武。主要分布在云南省易门、武定、云龙、双柏、石屏、墨江、峨山等县。详见“彝族”(2594页)。

  • 大牢古山

    见“太牢古山” (274页)。

  • 逻盛

    635—712唐代南诏第二世王。乌蛮,姓蒙氏。又作罗盛、逻晟、罗慎、罗晟炎。※独逻(细奴逻)之子。唐高宗上元元年(674),父卒,继位。武后(684—705年在位)时入朝至长安(今陕西西安市),受赐锦

  • 汉以后历代封建王朝户口制中规定的人丁年龄层次之一。一般指年60岁以上者为“老”。汉孝景帝二年(前155)令男子年20始服役;晋武帝平吴后定男子年16以上至60为正丁,年12以下,66以上为“老小不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