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苏克苏护河部

苏克苏护河部

建州左卫女真属部之一。因沿浑河支流苏子河居住,故名。又作苏克素护河部、苏克苏浒河部。其河源出辽东都司边外纳鲁窝集(今辉发河南),距奉天(今沈阳市)170里入浑河支流。所部位于该部中、下游。以兴京(今辽宁省新宾满族自治县老城镇)为中心,东至木奇,西达营盘之地。为清皇室爱新觉罗氏肇兴地区。西南有浑河部为邻,北有哲陈部相接。属城有呼兰哈达、马尔敦、扎喀、赫济格、安图瓜尔佳、图伦、沙济、界藩、兆佳、古勒山等及沾河、嘉木湖等寨。明万历十四年(1586),为努尔哈赤合并。

猜你喜欢

  • 俄尔珠

    清四川甘孜朱倭土司。藏族。原为安抚司、千户。宣统元年(1909),孔撒女土司央机携印潜逃,拿获革职后,其自愿呈缴印信、号纸及所辖土地、百姓,献纳朝廷。后经川督赵尔丰奏准土司印信、号纸呈缴甘孜委员,将该

  • 烧包袱

    赫哲族旧时祭祖仪式。流行于今黑龙江省三江平原赫哲族地区。过去赫哲人每逢旧历年除夕,均给死去的先人烧纸,俗称烧包袱。民间认为,是夜死者灵魂回家,晚辈要送其零花钱和食物。烧纸在垃圾堆或灰堆旁,下放茅草,将

  • 彭廷椿

    清代湖南永顺司土官。号梁卿。土家族。彭元钲子。曾和族人彭允植等争土司位,在南渭州土知州彭凌高支持下,得袭永顺(治今湖南永顺县东南)宣慰使职。康熙十年(1671),吴三桂踞辰龙关,颁给永顺宣慰使印,旋将

  • 必里公之乱

    元代吐蕃地区事件。一称止贡寺之乱。“必里公”一作“速儿军”,元代对藏语“止贡”的汉译。自藏传佛教帕竹噶举教派高僧仁钦贝(1143—1217)于藏历土猪年(南宋淳熙六年,1179)在必里公地区(今西藏拉

  • 斡朗改

    又译嗢娘改。辽时对北方一部族的称呼,曾附辽,为辽属国。原词为契丹语地名,其词意不明,部以地名称之。该部居于今贝加尔湖一带。据史载,辽属国可纪者有59,朝贡无常。有事则遣使征兵,无定额,从其便,不从者讨

  • 王苴颠

    即“王嵯巅”(211页)。

  • 杜文秀墓

    清咸同年间云南回民起义领袖※杜文秀墓。在云南洱海之滨大理市下兑村,占地4340平方米。同治十一年(1872)杜文秀被杀后,身首异处,葬此。1917年杜氏之女修墓立碑。1985年重修,按回民习俗,墓为南

  • 诰命大常衮

    见“常衮”(2042页)。

  • 纠里阐

    契丹语,一地方单位名称。为※宫卫制(斡鲁朵)下一※抹里(相当于“乡”,或“乡”下一级单位)名。终辽之世,共置十二宫一府,十二宫下均设抹里。纠里阐为辽太祖※弘义宫下之一抹里。

  • 固都逊

    卫拉特蒙古人传统皮靴。流行于青海、新疆等地。以牛皮制成。用料因人而异,台吉多用红香牛皮,中嵌鹿皮,饰以文绣。宰桑也用红香牛皮,但不嵌鹿皮,也不饰文绣。普通牧民穿皮履,或黑或黄,不敢用红色。妇女靴履与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