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芦笙哀歌

芦笙哀歌

德昂族举行婚礼时必唱的歌曲之一。歌词主要叙述昆撒罗和欧比木一对男女相爱,遭父母反对,欧比木被其父赶到山野窝棚居住。昆撒罗得知后赶到欧比木住处时,后者已被豹子吃掉。愤怒的昆撒罗即杀死豹子,割下其头、尾,拾起欧比木的手镯和项圈,来到欧比木家的石碓旁吹起芦笙,并唱哀歌。声音凄恻、哀怨,如泣如诉。欧比木父母闻声睹物,明白了一切。自此,德昂族长辈们再也不干涉儿女婚事。同时,也就留下了结婚要唱芦笙哀歌的习俗。

猜你喜欢

  • 托库孜喀拉

    新疆柯尔克孜族婚俗之一。原意为“九头牲畜”,为订婚时的一种聘礼。一般是1峰骆驼、4匹马、4头牛。也可送与其价值相当的羊群或其他财物,或九件一份的财产,称“托库孜塔尔图”。因在柯尔克孜人中,“九”是吉数

  • 豆卢瑑

    ?—879唐朝大臣。字希真。河东(今山西境)人。先世鲜卑豆卢氏。祖豆卢愿、父豆卢籍,皆以进士擢第。大中十三年(859),登进士科。咸通(860—874)末,累迁兵部员外郎,转户部郎中知制诰,召充翰林学

  • 旧额鲁特

    见“察哈尔额鲁特”(2479页)。

  • 益仓

    藏语音译,意为“章饰”、“告身”。是吐蕃用以区别其官员等级的标志。其官员之“爵位则以宝珠、大瑟瑟、小瑟瑟、大银、小银、大䃋石、小䃋石、大铜、小铜等为告身,以别高下。”又谓:

  • 打差

    藏语音译,意即“马差”。解放前甘孜藏族地区封建领主对农奴的一种剥削方式。原土司规定领种份地比※“人差”多、经济较富裕的差巴(支差的人)担当此役,每户须出人、牛、马为领主服役,须向领主纳粮、柴草、鸡、羊

  • 临夏南关清真大寺

    中国伊斯兰教古寺院。始建于元末,明洪武年间扩建。后毁,1979年重建。寺在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临夏市区南关之八坊。占地2160平方米。新建为钢木结构、宫殿式建筑。大殿前高耸着三个阿拉伯式绿色圆顶塔楼,中

  • 伊都立

    ?—1753清朝大臣。满洲镶黄旗人。伊尔根觉罗氏。大学士※伊桑阿第三子。康熙三十八年(1699)举人。历任内务府员外郎中,办理内务府总管事务。雍正元年(1723),迁詹事府詹事,充日讲起居注官,历兵部

  • 悦勃大肥

    见“闾大肥”(1727页)。

  • 祭

    契丹传统祭俗。《辽史·国语解》:“凡出征,以牝、牡麃各一祭之曰,诅敌也。”反映出契丹游牧生活习俗。

  • 剌钵

    见“捺钵”(2037页)。